咱們南通遊玩,進了餐館點菜的時候,自然要點出那麼幾道百吃不厭的特色菜,這是最近推出的南通十佳名菜,你吃過幾道呢?
1、天下第一鮮
南通文蛤,古之貢品,今之珍貝,鮮飄天下。南通廚師善治文蛤佳肴。“天下第一鮮”即炒文蛤,南通人稱其“跳蛼蛾”,系南通名馔。因文蛤足部肌肉扁平如舌狀,像古兵器中的“月斧”,故此菜又名“炒月斧”。 因文蛤肉富含氨基酸與琥珀酸,其味非常鮮美,素有“天下第一鮮”之稱,被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所贊頌。
2、黃焖狼山雞
南通地處長江下遊,江面廣闊,刀魚所喜食的餌料豐富,故産自南通的刀魚,體大肥美,鱗光閃爍似銀,味極鮮美。每當春節剛過,刀魚上市之際,大江南北的漁船在南通江面樯桅如林,捕捉刀魚場景蔚為壯觀。南通人在正月裡宴請賓朋好友,刀魚是待客的最佳美味菜肴。
4、白汁鮰魚
鮰魚又稱鮠魚、江團,學名長吻鮠。是中國淡水名貴魚、著名的長江四鮮之一,受到曆代文人墨客的贊美以及老饕們贊美。[明]楊慎将鮰魚說成“水中羊”,可見鮰魚肥美之一斑。
春冬兩季,長江口的鮰魚體壯膘肥、肉質鮮嫩,正是品嘗的最佳時令。蘇東坡曾寫詩贊美:“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詩裡說出了鮰魚的特别之處。
鮰魚為大型的經濟魚類,肉嫩、味鮮、脂肪多,又沒有細刺,蛋白質含量豐富,被譽為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鮰魚最美的地方在帶軟邊的腹部。外加它的鳔特别肥厚,幹制的鮰魚肚是名貴的魚肚。
5、淡菜皺紋肉
皺紋肉又叫“虎皮肉”、“走油肉”、“跑油肉”,是南通民間傳統佳肴。先将初步熟處理過的豬肉,下高油溫的油鍋炸至肉皮發泡膨松,并排出部分油脂,再經走紅、汽蒸,肉皮呈湖皺紋,肉質酥爛而不膩。加淡菜同烹,不僅将淡菜的鮮美滋味滲入肉内,還增加了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成菜酥爛異常,鮮腴幹香,皮若琥珀,肉如鑲玉,是豬肉中的奇妙制品。南通老一代特級烹調師吳道祥擅制此菜。
6、蛙式黃魚
“蛙式黃魚”是一道造型菜肴。早在100多年前,南通廚師便利用黃魚的形體巧施刀工,使之成為卧式蛙形。解放後,經過南通烹饪攝影美容技校烹饪大師馬樹仁的改進,變卧式為坐式,且制作方法更簡練、合理,使“青蛙”具有躍躍欲跳之動感,增加了藝術魅力,受到國内外食客高度贊嘗。成菜口味酸甜适中,質感外酥脆,裡鮮嫩。
7、提湯羊肉
“提湯羊肉”是南通地區傳統特色名馔。“海門提湯羊肉”在解放前已是馳譽大江南北的特色菜肴,當時的江、浙、滬等大城市中的飯菜館,常把“海門提湯羊肉”作為挂牌菜肴。
“提湯羊肉”以海門白山羊,即“長三角白山羊”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是南通地區傳統的地方名菜。将多隻整爿(半隻)羊肉,用大湯鍋(鍋上加大木桶稱為“接口”)加熱焖制。羊湯乳白稠濃,鮮美醇厚;羊肉熟爛後拆骨壓實,既可作為冷菜(如冷切羊肉或制成羊糕),又可作為半成品制成熱菜(如紅燒羊肉,回鍋羊肉)和湯菜(羊肉粉絲湯,清羊湯),制作熱菜或湯菜,均以羊原湯作為佐料,不另加清水。
8、蝦仁珊瑚
海蜇古稱“鲊魚”,又名“水母”、“紅蜇”、“面蜇”。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海蜇的國家,西晉張華《博物志》中就有食用“鲊魚”的記載。我國的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四大海區近岸盛産海蜇,江蘇海區以南通的呂四港産量最高,占全省總産量的90%以上。
9、蟹粉鮮魚皮
“蟹粉鮮魚皮”是用鮮鲨魚皮加蟹黃烹制而成。由于鮮魚皮間質水飽和,膠質蛋白沒有變性,故魚皮烹後晶瑩而富有彈性,保持了海鮮原汁本味,鮮美柔滑異常,再加上蟹粉、菜心襯托,色澤悅目,滋味特鮮。在南通,“蟹粉鮮魚皮”一般用作宴會頭菜。烹饪大師沈文華善作此菜。此菜也隻有在南通才能吃到,其它地區因鮮鲨魚取之不易,烹制更難,若不會“脫胺”技術,鲨魚鮮品成菜會有一種刺鼻的麻辣胺味,不堪入口,因此南通成為全國唯一能烹制鮮鲨魚皮、唇、翅之地。
鮮皮間質水飽和,膠質蛋白沒有變性,故魚皮晶瑩、綿軟而富有彈性,并保持其海鮮原汁真味,腴美柔滑異常。
10、通式三鮮
“三鮮”又名全家福、大雜燴、雜菜,是用水産品、禽蛋品和畜産品三種半成品的多種原料配制而成,故名“三鮮”。
三鮮原料既多又複雜,但多而有序,雜而有章,主、輔、配,調料各多少有序,君臣佐使,主次有章。三鮮以油發魚肚(或油發蹄筋,油發肉皮)為“君”;以魚圓,肉圓為“臣”;以走油肉或火腿(硝水肉)、熟雞肉(或雞雜、鴿蛋、鹌鹑蛋)、桂花魚(或魚片、蝦仁、海參)、菜心、竹筍、香菇為“佐”;以蝦子、貝類、雞湯、味精、胡椒、鹽,香菜等為“使”,章法嚴謹,主次有序,成菜原料衆多色彩和諧,口味香辛腴鮮而宜人,營養豐富而養生,湯菜俱佳而開胃,是燴菜中原料,口味,營養的黃金組合,神仙搭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