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陳忠實為何寫出白鹿原的故事

陳忠實為何寫出白鹿原的故事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9 01:49:55

  今晨7:40左右,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忠實,因病在西安西京醫院去世,享年73歲。《白鹿原》是陳忠實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等。

  

  陳忠實,陝西西安人士,高中學曆,文學創作一級,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于1965年初發表散文處女作,創作生涯迄今已曆45年。發表中篇小說9部,短篇小說80餘篇,報告文學散文以及創作漫談50餘篇。其中9部(篇)作品獲全國及各大刊物獎。已出版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3卷),《陳忠實文集》(5卷),散文集《告别白鴿》等。他的作品《白鹿原》被選為茅盾文學獎。

  陳忠實人如其名,是一個來至農村的沉穩踏實的青年,他是從中國最底層奮鬥出來的作家,現在農村小學做教師,後再公社工作十年。這十年對他的意義非凡,為他後來的創作《白鹿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速彙财經的小編我也曾拜讀了陳忠實老師的代表作,讓我感觸良多。《白鹿原》在中國當代文壇上,毫無疑問是小說叢林中的一棵枝葉茂盛、葳蕤光輝的大樹,确确實實是一座拔地而起的風光無限、撼人心魄的高峰。《白鹿原》的成功不是一個偶然,是陳忠實用幾年的光陰孕育出的一步偉大史詩巨作。不是因為它洋洋灑灑有50萬字的篇幅,也不是因為它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前後長達50年間中國曆史風雲際會的宏闊背景,而是因為作家以當代眼光、當代意識審視、反省地描寫了這段曆史時,所表現出來的全新的體驗和認識。正是這些,才賦予了小說以強悍的藝術生命力,是發生于20世紀上半葉白鹿原上的那些拼拚殺殺的事件、來來往往的人物,真真切切地變成了“一個民族的秘史”,讓人們從中窺見我們民族悲怆的國史、隐秘的心史以及畸形的性史,窺見我們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激發起人們深深思考。

  

  現代很多年輕人,對于文學的追求和神秘感已經蕩然無存了,更多人追求的是短篇笑話和一些符合大衆口味的笑話,很少能有人安靜的捧着一本50萬的巨著,細細評味和感動了。對于如此普遍的現象陳忠實說:“到美國坐地鐵坐汽車,站前的書攤上賣着各種流行雜志和流行小說。旅客花小錢買一本,看看熱鬧和離奇,下車時就扔到廢物箱裡了。據說有一批專門寫作這種讀物的作家,寫得快出得快,收益頗豐,卻也不計較在文壇的排名。然而這并不妨礙一個又一個堪稱偉大的作家在美國出生。用一句話概括,不以文學為神聖而樂在玩中的作家盡可以繼續玩下去,還以文學為神聖的作家仍然在探索着藝術的新的途徑。”

  

  高爾基曾說過:“讀書,這個習一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偉大智慧的結合體。”錢鐘書的妻子楊绛曾回答自己父親的問題是說過:“一日不讀書,讓人心中空蕩蕩,一周不讀書,讓我覺得這一周算是白過了”。其實閱讀的最大好處,就是會提供給我們一鐘思考方式,隻要認真品讀一本好書,就會從中了解人性的共性。年華如水,我們抓不住也留不住,唯有每天讀幾本好書,讀幾點道理,不讓自己的精神空洞,才能體驗人的自由和充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