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真菌和細菌病害?當果樹患病時,我們需要給樹打藥但大部分桃友都不知道該打哪些藥,隻能聽賣藥的講買了回去,打了也不知道打得對不對做一個新時代的果農,我們要化被動為主動,多學習藥理知識,自己當得上半個行家才不會被牽着鼻子走所以,今天小猕妹和大家一起學習侵染性病害的區分和防治方法,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如何辨别真菌和細菌病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當果樹患病時,我們需要給樹打藥。但大部分桃友都不知道該打哪些藥,隻能聽賣藥的講。買了回去,打了也不知道打得對不對。做一個新時代的果農,我們要化被動為主動,多學習藥理知識,自己當得上半個行家才不會被牽着鼻子走。所以,今天小猕妹和大家一起學習侵染性病害的區分和防治方法。
農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分為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3類。真菌是真核細胞生物,細菌是原核細胞生物,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他們的組成結構及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别,那對症的藥劑當然就不同了。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所以我們需要會分清楚三種大類病害,知道哪些藥劑是适合用的,哪些藥劑是不适合用的
怎樣區分真菌、細菌和病毒病害呢?首先是看症狀類型,通常我們把生病植物變化分成5大類型,就是腐爛、壞死、變色、萎蔫、畸形。
★★真菌性病害:由于真菌的種類很多,不同真菌能夠造以上5類病狀,其中最常見的是壞死和腐爛,如猕猴桃上的褐斑病,壞死發生在根部或莖杆上就形成枯萎病、根腐病。
猕猴桃常見且易發的潰瘍病是細菌性病害
3、果實潰瘍或瘡痂,果裡面有小突起。
4、根部青枯,根尖端維管束變成褐色。
病毒病種類少,分布廣,危害大,防治難,無特效藥。可通過機械接觸、嫁接、昆蟲、真菌、螨類和菟絲子傳染,花粉及種子傳染等傳播。
病毒侵染後症狀
1、為害頂部葉片時,表現為葉片皺縮,有黃綠相間的花斑,黃色的部位特别鮮豔,綠色的部位為深綠色,黃色的部位都向下凹,綠色部位往上凸。猕猴桃中的病毒病較少,病毒性花葉病是一種。
2、厥葉表現為葉片細長,葉脈上沖,重者呈線狀。
3、卷葉表現為葉片扭曲,向内彎卷。
4、為害果實時,主要表現在,成熟期果實上有條斑,從果實的尖端向上變黃色,在變黃色的部位上,有短的褐色條紋,及向内凹陷。
防治方法細菌性侵染防治
1、減少傷口侵染概率。細菌性病害的主要侵染是從傷口進行的,所以要想加強細菌性病害的防治,應注意控制傷口的侵染,一是避免害蟲咬食,二是避免人為造成的傷口。
2、藥劑防治及時。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主要是銅制劑和抗生素類兩種藥劑,建議防治細菌性病害時,将這兩種藥劑混用,觸殺性與内吸性結合。防治藥劑有松脂酸銅、喹啉銅、氧化銅、氧化亞銅、王銅、春雷黴素、中生菌素等,防治時建議循序漸進。但猕猴桃為肉質根系,對銅制劑較為敏感,故使用時要小心。
病毒性侵染防治
1、選用抗病性好的品種。
2、切斷傳播途徑。做好園内的蟲害防治,生長間盡量避免蚜蟲等可傳播病源的害蟲的危害,發現應及時用藥防治。
3、必要時可拔樹補種。
◆ ◆ ◆ ◆ ◆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真菌性病害識别及防治我們明完晚8點,再一起來學習~
文/小猕妹
點擊“了解更多”,領取15種免費農資~,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