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艾葉粑粑:又軟又糯,把春天和大山的美滋味裝到肚子裡
春天,萬物蘇醒,野菜又長出了嫩芽,走,到大山裡去,把它的美滋味裝到肚子裡。
今天我們要分享大山裡的美滋味是:艾葉(艾蒿),用它加上糯米粉,做一個好吃的,
口感又軟又糯,好吃到停不下來。
這道美食是一道傳統美食,很多地方叫艾葉粑粑,又叫清明粑粑,之前是祭祀用的,
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家常美食。農村會做的人很多。
傳統的方法是全手工的,現在也有用料理機做的,今天我們就把這兩種方法分享給大家,
不會做的收藏起來,學會了回家試一試,這道春天的美滋味,真的不容錯過,詳細做法步驟
告訴你:
第一步:先準備新鮮的艾葉,春天的時候,到大山裡去,地裡頭,到處都是艾葉,
自己去拔,不需要拔很多,一兩斤足夠了。
艾葉除了做艾葉粑粑,也可以煮雞蛋,非常有營養,對女性身體有好處;
還可以做青團,清香美味;拔艾葉首先要認識艾葉,下面圖片中就是艾葉。
艾葉摘的時候,不要連根拔,隻要上面的嫩芽。
摘回來的艾葉,用清水清洗幹淨,多清洗幾遍。
第二步:鍋中燒水,水開後,把艾葉放入。
這個步驟有三個方法:
第一,煮2分鐘後控水撈出,過一遍涼水,再控水撈出備用。這種方法煮艾葉
的水不要。這種方法是新式方法,做出的艾葉粑粑顔色青翠好看。
第二,大火煮艾葉,加入少許食用堿,直到把艾葉煮爛,然後連同湯汁一起放入盆中放涼備用,
這裡煮艾葉的湯汁不要倒掉,下面一個步驟有用,這種方法是湖南湘西傳統方法,
做出的艾葉粑粑顔色暗黑,味道更好吃,同時能保存很久。
第三個方法:不焯水,也不煮,這種方法做出的艾葉粑粑,味道濃香帶點苦,不過顔值
青翠亮色,好看。
第三步:先說湖南湘西傳統方法,因為艾葉煮得軟爛了,不需要料理機打,也
不需要用刀剁。直接加糯米粉,用煮艾葉的水和面,用筷子攪拌均勻,
攪拌成面絮狀後,上手揉面,因為已經煮得軟爛了,直接用手把艾葉揉爛,
和糯米揉勻,揉成一個硬度适中的光滑面團。
再說新式做法,焯水過的艾葉,擠幹水分,用刀把艾葉切短一點,放入料理機,加入清水,打成艾葉
漿。用艾葉漿加糯米粉,用筷子攪拌均勻後,上手揉面,同樣揉成軟硬适中光滑的面團備用。
還有一種就是直接用刀把艾葉剁細,然後放入料理機加水,打成艾葉漿,(直接用刀剁細
也是可以的,隻不過沒有用料理機做出來的粑粑那麼細膩,)
打成艾葉漿後,加糯米和面的過程和上面一樣。
第四步:先準備好艾葉粑粑的餡料,一般用炒香的芝麻和花生再加白砂糖,用
料理機打一下,不要打太細,有顆粒感更好。
餡料準備好後,就開始包的步驟了,取一點艾葉糯米團,用手團圓,
然後做成鳥窩的形狀,往裡面放入餡料,然後捏合起來,在用手
團圓。
第五步:全部生坯做好後,在上面刷上食用油,用葉子包起來,
葉子可以用桐樹葉,芭蕉葉都可以,沒有葉子不包,也沒有關系。
把生坯放入蒸籠,生坯的距離用葉子包的可以稍微近一點,
沒有葉子包的一定要把它們距離隔開一點,防止蒸的過程中沾粘
在一起。
鍋中燒水,水開後上鍋蒸40分鐘。
40分鐘後,開蓋,這道春天的美滋味就做好了,軟糯香甜,清香美味,
我們家每年都要做幾次吃,家裡大人孩子都愛吃。
即使是身在他鄉,我們也會做這樣一道傳統的艾葉粑粑,寄托清明的鄉愁,
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思念逝去的長輩。
你是否喜歡這樣一道春天的特色美食?歡迎收藏,轉發,點贊,關注,評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