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因為地區,地域的不同,風俗文化也會有所不同,相同的節日當中,可能飲食上都會有所差别,那麼南方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呢?習俗活動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南方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将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賞月活動代表家家團結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結成團,喻示着全家和睦團結;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連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來年豐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圓形,喻示着人們“有緣”、喜慶、吉祥和團圓;吃着圓圓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氣氣、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蒸糯米的蒸籠,打糍粑的碓窩,放糍粑的簸箕,做餡的黃豆、花生、芝麻等等無不與“圓”同在,寓意“團圓”。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人們還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風味。
吃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江浙一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後,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則在清鹹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别熱衷于食田螺呢?原來,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内無小螺,肉質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因此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如今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吃桂花鴨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
吃芋頭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竈”的俗諺。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
這一食俗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曆代相傳,至今猶存。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吃麻餅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