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帶你感受中山小吃文化

帶你感受中山小吃文化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1 20:40:05

  廣東中山原稱為香山是香山文化的發源地,後未來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中山。這裡的文化飲食小吃繼承了廣東地區的嶺南風味,“吃在中山”更是珠三角同港澳台及僑胞的共識。這裡的小吃多來自民間,極大豐富了小吃文化大全。

  中山地區飲食主要以當地盛産原料為主,烹饪方法也以粵式較多,口味清淡,注重滋補,講究色、香、味、形。

  中山石岐乳鴿本是中山籍華僑從國外引進的優良鴿種,經同本地優良鴿和雜交後孵育出來的一種乳鴿。這種乳鴿以體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烹制方法繁多,其中以紅燒乳鴿聞名于省港澳各地。石岐紅燒乳鴿其皮脆肉滑,甘香鮮美,幼嫩可口,油而不膩,色香味俱佳,被推為上品佳肴。

  中山杏仁餅: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稱。原屬家庭自作自食,以後仿制成為商品,外形改為圓形小餅。已有70餘年曆史。餅身松脆,餅心香甜,肥而不膩,入口融化,風味獨到。中山特産杏仁餅是一種綠豆餅。

  由于三角洲天熱潮濕,聰明的黃圃人采用鹽、糖、醬油、酒腌制後再曬幹的辦法制作了色香味美的臘肉。之後又以這種方法對豬的各個部位進行制作。漸漸總結中一套腌制的配方和制作花式品種的方法。自此,黃圃人制作臘味的技藝聞名于世。

  叉燒包是中山人曆來喜愛的大衆化點心。叉燒包的包皮現在采用酵母發酵法,可使包皮更加松軟可口。叉燒包的餡料制作是把叉燒切成絲,再調上糊狀的芡,蒸熟,其特點是:包皮松軟,餡香有汁。

  中山粉果是中山傳統名點之一,曆史悠久,其中以金吒為代表。此外還有角仔、葉仔、紅棗餅等。粉果以澄面、生粉、水、豬油、精鹽拌勻搓皮,以叉燒、瘦肉、冬菇、筍、鮮蝦配以生抽、白糖、味粉、蚝油等調味品為餡料,經精心包制而成。其特點是清香、肉鮮皮脆、味道鮮味。

  中山石岐乳鴿以體形大、胸肉厚、肉質嫩滑而馳名海外。石岐紅燒乳鴿以其皮脆肉滑,甘香鮮美,幼嫩可口,油而不膩,色香味俱佳,被推為佳肴。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為中山人比較喜歡改良、研究,特别擅長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時,村民覺得郊野多蘆兜,認為這種百合科野生植物别無用途,不妨用以試作裹粽。果然,蘆兜葉味融入于粽,别有風味。故此,日久成為家鄉特色的蘆兜粽。

  三鄉濑粉,是用以優質粘米為主要原料,并選用當地的優質礦泉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漿,蒸制成細長而很有韌性的園條狀鮮粉,成品配上上湯肉料,吃起來粉條潤滑爽口而有彈性,非常可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