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頗具特色的明清飲茶文化

頗具特色的明清飲茶文化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7-30 06:17:15

  中國的飲茶文化到了明清時期,中國茶業出現了較大的發展,唐宋時期的飲茶文化,主要體現在茶學的深入研究以及茶葉的加工制作,尤其是貢茶,加工技藝的精深,令人稱贊。而明代清朝,這種傳統的茶文化、茶業及至茶的學問,由于遭受了宋元的社會動蕩,而産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形成了明清飲茶的特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明清茶葉生産的發展

  茶類的新發展

  宋元時期,除貢茶仍然采用團餅茶外,散茶在民間俗飲已經得到了較廣泛的普及。但明朝初期,貢茶仍然采用福建的團餅,後來,明太祖朱元璋認為,進貢團餅茶太“重勞民力”,決意改制,下令罷造“龍團”,改進芽茶。明太祖的诏令,在客觀上,對進一步破除團餅茶的傳統束縛,促進芽茶和葉茶的蓬勃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明朝茶業在技術革新、各種茶類的全面發展以及名茶的繁多上形成了自己的時代特色。

  生産加工技術的不斷完善

  據有關資料顯示,明清時期在原有的基礎上,出現了不少新的茶葉生産加工技術。有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識》中記到“種以多子,稍長即移”。說明在明朝,有的地方除了直播以外,還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到康熙年間的《連陽八排風土記》中,已有茶樹插枝繁殖技術。此外,在清代閩北一帶,對一些名貴的優良茶樹品種,還開始采用了壓條繁殖的方法。

  在茶園管理方面,明清時期在耕作施肥,種植要求上更加精細,在抑制雜草生長上和茶園間種方面,都有獨到之處。此外,在掌握茶樹生物學特性和茶葉采摘等方面,在明清時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和發展。從制茶技術看,元代《王祯農書》所載的蒸青技術,雖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時,制茶炒青技術發展逐漸超過了蒸青方法。

  品類的多樣化

  由于工藝技術的改進,各地名茶的發展也很快,品類日見繁多。宋代時的知名散茶寥寥無幾,文獻中提及的隻有日注、雙井、顧渚等幾種。但是,到了明代,僅黃一正的《事物绀珠》一書中輯錄的“今茶名”就有97種之多,絕大多數屬散茶。

  明清兩朝在散茶,葉茶發展的同時,其他茶類也得到了全面發展。包括黑茶、花茶、青茶和紅茶等。

  青茶,也稱烏龍茶,是明清時首先創立于福建的一種半發酵茶類。紅茶創始年代和青茶一樣,也無從查考,從現存的文獻來看,其名最先見之于明代中葉的《多能鄙事》一書。到了清代以後,随茶葉外貿發展的需要,紅茶由福建很快傳到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雲南和四川等省。在福建地區,還形成了工夫小種、白毫、紫毫、選芽、漳芽、蘭香和清香等許多名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