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四季小吃:遍布廣西漢族地區的酸野

四季小吃:遍布廣西漢族地區的酸野

美食 更新时间:2025-11-11 05:01:11

  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度,各個地區有非常多美味的小吃,在廣西的漢族地區就有一種叫做酸野的美味,你有沒有品嘗過呢?吃起來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開胃。你想不想更多的了解酸野呢?本期廣西文化為你揭秘。

  酸菜,是一種曆史悠久的漢族傳統名小吃。南甯方言稱其為“酸野”。南甯有句俗話稱“行人難過酸野攤”,“酸野”是采用當地産的木瓜、蘿蔔、黃瓜、蓮藕、菠蘿等時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來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開胃。

  粵語地區用果蔬腌制而成的四季酸品小吃。遍布廣西全境漢族地區。桂北以腌制時間長、辣烈、酸濃、品陳為特色。桂南以生冷、新鮮、淡酸、微甜、帶辣為特色,尤以南甯最為着名,已有300年曆史。南甯酸品一般以木瓜、芒果、扁桃、菠蘿、桃子、李果、梨子、豆角、蘿蔔、黃瓜、蓮藕、楊桃、椰菜、芥菜、頭菜、生姜、大蒜等新鮮果蔬,佐以食醋食鹽腌制1小時即成(豆類、菜類要腌制1~3天)。有的配以适量的白糖和辣椒粉。城鄉街頭巷尾随處可見流動酸品攤。攤上備有辣椒酸醋水、椒鹽,供食客随意蘸用。

  酸野在廣西起源于何時,查不到一個确切的記載。《詩經》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詩句,廬和瓜是蔬菜,“剝”和“菹”是腌漬加工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解釋“菹菜者,酸菜也”。這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有酸品的存在。

  雖說沒有文字記載,但在漢族民間關于廣西酸嘢的來曆還是有段傳說。據說,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靈渠期間,泡菜工藝由當初從外省入桂修建靈渠的工匠及廚師傳入,但由于廣西氣溫高、濕氣重,泡菜工藝幾經改進,就形成了如今廣西特有的酸嘢工藝。

  雖然廣西各地都有酸嘢,但各地制作工藝還是有所區别,口感味道也各具特色。在南甯市場上常見的是南甯酸嘢。南甯酸嘢是用釀造食醋做成,把新鮮的果蔬切成片狀或者是塊狀,然後用酸醋浸沒,一定時間之後,酸味就會浸入蔬果當中,十分入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