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驢肉火燒的曆史文化

驢肉火燒的曆史文化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7 04:40:24

  1、保定驢肉火燒的發祥地為保定市徐水區漕河鎮。漕河系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境内河流名稱,漕河鎮以漕河命名。漕河驢肉火燒曆史悠久。相傳,宋代時漕河碼頭有漕幫和鹽幫兩個幫會。漕幫以運糧為業,鹽幫以運鹽為業。雙方為稱霸碼頭,時常大動幹戈,最終以漕幫大勝收局。漕幫俘獲鹽幫馱貨的毛驢無法處理,便宰殺炖煮,設慶功宴;再将肉夾在當地打制的火燒内吃。漕河驢肉興起,名吃由此誕生。

  2、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其後代同室操戈。朱元璋的四兒子燕王朱棣發兵與朱元璋立的繼承人——明惠帝朱允炆開戰。朱允炆派大将李景隆與朱棣鏖戰在白溝河一帶,李景隆兵敗退到徐水漕河鎮。軍中糧食匮乏,李景隆無奈命軍士殺軍馬充饑。當地百姓有吃驢肉的習俗,所以烹饪的馬肉也尤為香。自此烹馬為食也成徐水漕河鎮的習俗,制做出的馬肉味道益美。清代,康熙重農桑,禁屠戮牛馬,漕河一帶士人便改以食馬肉習俗,僅以驢肉食用;又加驢比馬價格賤,人們專養驢食用。再有當地烙制的火燒外焦裡嫩,剛出爐的火燒夾上烹制的小驢肉,從此成為遐迩聞名的名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