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石家莊的早餐來,咱就不能不說豆腐腦和老豆腐,這兩樣都是石家莊人百吃不厭的早餐,今天尋味兒記小編要帶你尋找的是一家正宗的老豆腐,據說這個攤位一幹就是三十年,地址就在石家莊市棉二生活區内。
早晨六點半,這家老豆腐攤位就已經被占滿了,食客們多來自棉二生活區和附近的幾個小區,有的還是慕名而來。
經營這家攤位是崔俊愛阿姨,崔阿姨說,她家的老豆腐制作手藝是祖傳的。公公把手藝傳給了他們兩口子,這一幹就是三十年。
崔阿姨每天三點起床,開始磨豆漿制作老豆腐。老豆腐采用傳統方法,點鹵水成形,還要壓榨水分,這樣堅挺而有彈性,口感好,而豆腐腦則用石膏做凝固劑,這是制作上最大的不同。
老豆腐口感的好壞,完全靠經驗,火候得恰到好處。崔阿姨說,比方點鹵把握不好,湯汁就苦味過重,影響口感。
老豆腐不似豆腐腦那麼潔白,顔色稍發暗,比豆腐腦有嚼頭,更多地保持了豆腐的原汁原味,上了歲數的人喜歡吃這一口。
北方人吃老豆腐,重鹹口,調料也相當講究,韭菜花必不可缺,辣椒醬,鹹菜絲,蒜汁,醬油一個也不能少。
崔阿姨是細心人,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口感,專門制作了兩種辣椒醬,一種微辣,一種香辣。
蒜汁,韭菜花再加上鮮紅辣椒醬,混合在一起,一下子吊起了客人的食欲。
崔阿姨告訴小編,吃老豆腐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可以免費續湯。喝鹵水點出來的湯汁,最為美味。這個湯高蛋白低脂肪,喝多了不僅去火,而且解酒。
誰說老豆腐是老年人的“獨享”,有不少年輕人也好這一口。
在崔阿姨的攤位上,最吸引人是這把特制銅勺,已經用了三十年,再加上木頭鍋蓋,讓人仿佛回到了過去。
雖然食客衆多,但崔阿姨每天隻制作一百來碗,她解釋說,傳統手工是個精細活兒,定量制作才能保持老豆腐的傳統口感。三十年如一日,不變的口感背後,是汗水與堅持,喜歡尋覓美食的朋友,早晨過棉二生活區,不妨嘗嘗崔阿姨的祖傳老豆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