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點科普
螃蟹是一種節肢動物門軟甲綱動物,其生物遺傳物質比較複雜,數量能夠多達一百多對,而且具有極強的差異性,這也造成了螃蟹品種的多樣性。
常見的有大閘蟹和梭子蟹,最主要的特征是一對大大的鉗子以及四對腳,獨特的生物特征讓它們大多數隻會橫着走,這也讓成了無數人的笑點。
螃蟹對人類來說,是一種食材,食用時主要講究鮮味,所以大多數人采取的烹饪方式是活物下鍋,即将生龍活虎的螃蟹直接放入鍋中蒸煮,直至變成金黃色的美食。
然而,紳士的英國科學家認為,這種烹饪螃蟹的做法實在是太殘忍了,并且還呼籲人們不要活煮螃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倫敦經濟學院的科學家們進行了300多項科學研究,通過8種不同的方式來測量動物的知覺,其中包括動物的學習能力、對一些神經麻醉藥物的反應、對疼的感知能力、感知疼痛的能力與其腦部器官之間的聯系、對外界危險的判斷以及保護自身的能力等等。
專家們将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份正式的調查報告,并在其中提出了一個觀點:
章魚、鱿魚等頭足類動物和螃蟹、龍蝦等十足目動物應該被歸為“有知覺的動物”(sentient beings )行列中。
其中,螃蟹和龍蝦擁有知覺的實驗數據和證據都很明确,但鱿魚和章魚則還有待商榷。
這些科學家認為螃蟹能感知到痛覺,人類活煮的方式無異于讓螃蟹清醒地看着自己一點點在絕望死亡,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做法,甚至準備通過立法禁止活煮螃蟹等“有知覺的動物”,計劃将螃蟹、龍蝦等無脊椎動物正式認定為保護動物。
我們能夠知道脊椎動物可以感知疼痛,主要是因為其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組織和人類相似,而且它們在受到傷害時和人類的處理方式幾乎一緻,比如舔舐清理傷口。
但是,螃蟹屬甲殼類動物,渾身布滿了堅硬的外殼,人類因其沒有相似或相同的生物學特征而否定它也有痛感;當其作為一道美食時,人類的關注點更多在于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味蕾上。
科學家用電擊的方式攻擊寄居蟹的某個部位,發現它會用前螯不斷地摩擦被攻擊的位置,甚至還會躲到一個隐蔽的位置;
當一隻鳌被摘除後,它會用另一隻不斷地敲打傷口,甚至還會奇怪地扭動自己的軀體去接觸那些無法輕易觸及的傷口處。
所以,即便不具有和人類相似的中樞神經系統,螃蟹也具有傷害感受器,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并且會通過判斷環境的危險程度做出保護自身的行為。
假如英國将螃蟹列為保護動物之一,那螃蟹還能作為一道美食端上餐桌嗎?人們要想吃螃蟹,應該怎麼做呢?難道人們隻能吃死掉的海鮮了?
科學家們在報告中提出了運輸和宰殺螃蟹的最佳做法,比如禁止将螃蟹去爪、在未進行電暈時禁止将螃蟹活肢解、禁止将螃蟹售賣給沒有經過過系統培訓的處理人員。
這些專家認為,在烹煮螃蟹前,應該像烹煮家禽一樣,先将其殺死後或者電暈再煮。
但這也産生了一個新的問題:不管是用刀殺還是電暈,螃蟹作為有知覺的動物,在死之前一定會感知到疼痛,這和活着的時候烹煮又有什麼區别呢?
而且,這樣的烹饪方式會提高人們的生活成本。
以将螃蟹電暈後再煮為例,一台專門用于電暈螃蟹的設備售賣價格達到了數千英鎊,這意味着即便不是天天吃螃蟹,每家每戶都要有一台這樣的設施,這對許多經濟水平一般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多餘的支出;
也有專家建議可以先将螃蟹放進冰箱中冷藏,待其失去意識或者被凍死後再進行烹煮。
但是,螃蟹既然有知覺,除了能夠感受痛感,凍感自然也能感受到,這也違背了英國科學家們的“人道主義”初衷。
總而言之,英國人将來吃螃蟹,或許會成為一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英國會做出這樣的做法源于其在19世紀提出的“動物福利理念”,就是為了讓動物不受虐待和折磨,減少動物的痛苦。
為此,瑞士和新西蘭等國家也曾禁止用冰塊運輸海洋甲殼類動物,認為這是一種折磨。
保護動物一直是全人類的責任,但并不是每一種動物都需要過度保護,禁止活煮螃蟹這樣的做法确實符合動物福利的理念,卻會對人類的正常生活造成諸多不變。
你認同英國科學家所說的禁止活煮螃蟹的做法嗎?
—————The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