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敬逆行者歌曲完整版?淩翼懷着對逆行者的崇敬,我來到風景如畫的度假村和名勝區酒店,采訪了一個個卸甲歸來、戰塵猶在的醫生和護士當新冠疫情肆虐中國大地的時候,是他們挺身而出,戰鬥在抗疫最前沿,用血肉之軀為我們築起了一道防疫長城,守護了家園,守護了我們的健康,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緻敬逆行者歌曲完整版?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淩翼
懷着對逆行者的崇敬,我來到風景如畫的度假村和名勝區酒店,采訪了一個個卸甲歸來、戰塵猶在的醫生和護士。當新冠疫情肆虐中國大地的時候,是他們挺身而出,戰鬥在抗疫最前沿,用血肉之軀為我們築起了一道防疫長城,守護了家園,守護了我們的健康。
面對他們質樸的語言和飽含深情的講述,我的眼眶一次次濕潤,有幾次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筆,用手指抹去湧出的淚滴。我知道,是他們的講述觸動了我的心靈。我想,隻要不是鐵石鑄成的心腸哪能不受感動,哪能不湧出淚水?
過去對醫務人員的了解還不是那麼深刻,醫者仁心、救死扶傷也隻是停留在表層的字眼,沒有觸及到我的心靈。這次近距離地接觸這麼多醫護人員,我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的職業和品格,他們是白衣天使,守衛着祖國肌體健康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時勢造英雄,他們逆行,走向疫情風暴中心。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當我稱贊他們“英雄”時,他們幾乎個個都謙虛地說,我不是英雄,我們隻是換了一個工作環境,做了我們應該做的工作。他們對自己的功勞輕描淡寫,但對于祖國的強大動員力和上下一心的鬥争精神他們贊揚有加,豎起了大拇指。我們是祖國一分子,祖國有難,我們理所當然要沖鋒在前。
他們挺立抗疫最前沿,每個人都承載着與新冠病毒鬥争的故事。我們有時候坐在西海賓館大廳或餐廳的角落面對面交談;天氣晴朗時,華微大酒店前的露天茶座,蘆林飯店附近的石頭上、陽光茶座,甚至溫泉度假村的旗墩也成為談話的地方。我筆下的文字随着他們的語速跳躍着,我将采撷來的一部分故事複述給親愛的朋友們——
洪濤,目光如炬,一看就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陽光溫暖,我們坐在旗墩上,面朝度假村大門。洪濤背靠着中間的旗杆,微風起,國旗在頭頂上空漾動。此時,陽光透過樹葉落在他臉上、衣服上,他精神狀态是松懈的,這也是在此休整的目的。
我們終究是回家了,隊員們一個不少地回家了。洪濤感慨道,清明節那天,舉國哀悼,在休養駐地,全體醫療隊141名隊員,向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悼念。對于這支曾經在最危險時刻,逆行武漢,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抗疫隊伍來說,哀悼活動簡單,但意義非凡。在這次抗疫鬥争中,我們很幸運,我們回家了,但是他們卻沒能回家,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今天抗疫的勝利……
聽了洪濤的一番話,我更加理解了一個醫護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他不是背台詞,此時,新冠病毒正以超強速度襲擊着地球的東半球、西半球,不分人種、不分國界,瘋狂掠奪着人類的生命健康,一批批中國醫療隊在打赢了國内戰疫後,本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奔赴世界各地,與其他國家的人民一道抗擊着有史以來人類最強大的病毒。
這是個晴朗的春日,頭頂獵獵國旗,我與重症醫學科主任曾振國坐在大理石砌就的旗墩上聊起來。作為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高級别專家,他肩負着守土一方的責任。就在他全力奮戰在抗疫一線時,華中重鎮武漢告急,他毅然報名參戰。隊員們迎着冷冽的寒風,逆行四百公裡,來到疫情風暴中心武漢。每個人心裡都沉甸甸的,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事關國家和人民安危。醫生護士與病人零距離接觸,即便做好了防護,也有被感染的風險,但沒有一個人退縮,緊張的工作讓他們忘記了恐懼。第一天進駐病區,本來是下午四點至晚上十二點的排班,結果忙到淩晨六點才下班。整個過程,忙碌又有序,不愧是“敢死隊”,每一個人都很勇敢。“敢死隊”十九個成員,黨員占多數,但也有幾名非黨員,他們一樣沖鋒在前……
太陽快落山的一刻,仍然坐在這方旗墩上,我采訪了醫療隊隊最小的一位隊員——劉駿。這個小夥子确如他的名字一樣,如一匹品質優良的馬駒般英俊、潇灑。這場與新冠疫情的正面交鋒,除了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還有一些資曆尚淺、稚氣未脫的九五後,他們義無反顧、奮勇向前,書寫着新一代人的擔當。那一刻,維護國家的責任感,在這個年輕人身上油然而生。國家有難,我們年輕人不上,誰上?抗疫期間,他的戰地日記字字珠玑,閃現着人性的光輝,他寫道:
夜深了,中途查房時我發現王奶奶睡着了,輕輕地将她露在被子外面的手臂放進被窩裡,并悄悄地關上了門。
如果說我們的到來,是為武漢患者們點亮一盞燈,那武漢的患者就是燈芯。燈離開了燈芯哪能成?這場戰鬥,醫患同心,必當其利斷金!
抗疫前線,醫護人員連續作戰,毫無怨言,沒有一個人臨戰畏縮。戰疫,讓每一個年輕醫護人員成為勇士和強者。是的,病毒如嗜血的惡魔,吞噬着無數人的生命,人們生活在恐懼的陰霾中,是醫護人員冒死沖鋒在前,保衛着所有人的安全,你能說他們不偉大嗎?
在蘆林飯店前的露天茶座,黃樂戴着藍色的口罩,大眼睛眨動着,她雙眼皮的弧線很美。她剪着短發,猛一看像個男孩子,她笑笑,很多人都以為她是男孩。
黃樂分配在随州市中心醫院龍門院區重症監護室做護理。她一個人管五個病人,每天像一隻小陀螺忙碌不停。五個病人中,7床一位郁郁寡歡的老爺子終于在她的開導下開口說話了。原來這次新冠疫情,老爺子家很不幸,有四口人感染病毒住院,心如死灰。黃樂得知後,以孫女的口吻開導老爺子,使他解開了郁結。
重症患者行動不便,每天的吃喝拉撒全靠護理人員處理。老爺子大便了,需要護理給他擦屁股,但老爺子非常不好意思。黃樂說,我們有爺孫的緣分,作為孫女服侍自己的爺爺是理所當然的。老爺子偷偷流下了眼淚。
在西海溫泉度假村的餐廳一角,我采訪了十多位抗疫英雄,劉濤就是其中一位。劉濤是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武漢保衛戰打響後,他所在的醫療隊接管武漢市第五醫院ICU、呼吸内科兩個病區并開辟發熱十一病區,一場抗擊新冠病毒的戰鬥就此拉開序幕。劉濤談到,自己是武漢人,她的母親就在城區自行隔離。疫情一開始,母親怕劉濤攜帶家人到武漢去看望她,因此不停叮咛,絕對不能來武漢。随援鄂醫療隊乘專機來到武漢的劉濤,與母親通電話時小心翼翼,生怕說漏了嘴。一個月以後,母親突然給他打來電話,劉濤一聽,母親的語氣中似乎夾帶着責備,他知道自己包的“餃子”露餡了。原來母親從電視節目中看到了兒子支援武漢的消息,所以電話追問他的行蹤……這場戰役,我們打得很艱苦。當時防護物資又非常緊缺,抗疫前線的同志們都把防護服看得比命都寶貴。有一天,我穿着防護服連續工作十五個小時,竟然做到了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隻為節省一套防護服。天啊,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劉濤眼睛已經濕潤,他的話語有些哽咽,他說,好在,最難,我挺過來了!隊友們挺過來了!武漢,挺過來了!
還是在自助餐廳一角,見到了眉宇生輝的徐建軍。他是第二批派遣援鄂的醫療隊隊長,親率醫療隊轉戰兩個病區,實現患者“零死亡”“零回頭率”,隊員“零感染”的戰績,連紐約的同學也給他點贊說,能做到整建制全須全尾回來,這家夥是個福将!
說我是“福将”,這個“福”首先要歸功于我們這支隊伍的戰鬥力和科學診療方案的精準施策;其次是關口前移;再就是多學科診療;還有就是精細化管理……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這就要求我們對病人做出幹預治療。新冠患者一般都有各種症狀的基礎病,要把這些基礎病控制好,不然容易轉化為重症。新冠患者其實也是常規病,要求醫護人員在特殊環境裡做常規工作。徐建軍的這一番總結,是他和隊員們一路拼殺的結果。
作為隊長,我與隊員們在武漢風暴中心一起奮戰了四十七個日夜,專機接我們,飛機落地的一刹那,我回頭看我的隊伍,全體隊員的眼睛飽含熱淚,所有隊員都朝我用力揮手。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激動、感動和自豪。一起去抗疫最前沿,一起戰鬥拼搏,一起回家,我要把這支隊伍全須全尾地領回來的諾言,實現了!我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那是滾燙的熱淚!
機門輕啟,歡迎的隊列整齊莊嚴,鮮花和掌聲一齊湧來……
逆行者!這是疫情嚴峻時人民賦予醫護人員的一個英雄稱号。
逆行者!是我們民族在大災大難面前湧現出來的抗擊災難的勇士。
逆行者!過去有,将來還會有,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同在藍天下。
這次新冠疫情,逆行者擦亮了全民的眼睛,他們成為了大衆眼中的“明星”。人們的價值觀在重新訂正,許許多多的“零零後”将重拾自己的理想——做一名醫生和護士,比做一個影視名星和歌星更加能為祖國和人民效力。
朋友,當我們摘除口罩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時,當我們走在大路上奔上新生活時,當我們享受溫暖陽光下鮮花綻放的驚豔時,當我們享受5G網速點擊手機搜索各種資訊時,當我們穿梭現代化高速網絡或安坐航班時,當我們點起蠟燭與親友同唱生日贊歌時……
請不要忘記了,是我們的醫務人員,逆行走向風暴中心,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道堅固長城,抵禦了嗜血的新冠病毒,才有了來之不易的平靜日常和幸福生活。
逆行者!是勇士,更是戰士,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淩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全國冰心散文獎、方志敏文學獎、江西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獎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