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邵逸夫醫院
夏天到啦,但對“吃貨”們來說,冰鎮西瓜,冰棍兒,肥宅快樂水……是個快樂的季節!
孕20周 的小蘿(化名)是個狂熱的冰品愛好者,出于對寶寶的愛護但又實在嘴饞,偶爾吃兩口涼拌黃瓜解解饞,前兩天小蘿感到微微有些發熱,歇了歇,熱度也就退了,并沒怎麼上心,然而例行産檢,面對超聲報告卻驚呆了,“胎停”!
經血培養發現,小蘿遭遇的,是江湖人稱“冰箱殺手”的,李斯特菌
孕婦吃涼食的危害這麼大嗎?難道孕婦就一定不能“貪涼”?
什麼是“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是何方神聖?
它是 · 人畜共患病
在李斯特菌屬的大家族中,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簡稱:單增李斯特菌)是唯一最常感染人類的一種,且人獸通吃(為人畜共患病原)。
作為一名“優秀”的“殺手”,它如小強一般生命力旺盛,對環境忍耐性強:耐冷、耐酸、耐鹽,其他細菌在冰箱中備受煎熬,它卻正可大展身手,4-10℃為其最适生長溫度,可大肆繁殖。
它常 · 食源性暴發
在美國食品衛生監督局(FDA)的殺手榜中,單增李斯特菌年年榜上有名,常常潛藏于豬肉、火腿、奶酪、牛奶、蔬菜、水果的生産鍊,引起食源性暴發。在食源性感染中,李斯特菌病的死亡率排名第3(16%),僅次于創傷弧菌(35%),肉毒杆菌(17%)。
它的 · 死亡率高
人類曆史記錄上最大的一次李斯特菌食源性感染暴發是2017-2018年于非洲,由即食肉制品(産品名Polony)傳播,發現共計978例實驗室确診病例(304人結局不可追溯),造成183人死亡,所有感染人群中42%為孕産階段的新生兒感染。
● 人畜共患病
● 環境耐性強:耐酸、耐堿、耐鹽
● 适宜寒冷環境生長,4-10 ℃
● 食源性暴發
● 死亡率高(20-30%)
“李斯特菌”的流行病學
結合以上江湖傳說,專家們為“冰箱殺手”描記特寫:發現孕産婦、嬰幼兒、老年人、抵抗力差的免疫缺陷人群最易感染單增李斯特菌;主要的傳播途徑為食物攝入,或從胎盤途徑使胎兒感染;最常見的傳染源為未經加熱的冷凍食品、牛奶、蔬菜等。
其一 · 傳染源
冰箱食物、水、土壤、腐爛蔬菜、受感染的人或動物。
其二 · 傳播途徑
經口,胎盤-子宮,破損的皮膚。
其三 · 易感人群
孕産婦,胎兒,老年人,抵抗力差的免疫缺陷人群。
看着這些食物,是否感到一絲絲眼熟?這不就是囤貨愛好者冰箱中常見的存貨嘛
冰箱=保險箱
“冰箱恒久遠,一凍永流傳”
看來十分要命啊!
“李斯特菌”感染的臨床表現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感到小腹一緊!那要如何判斷自己中招了沒?我的baby還好嗎?對于不幸中招的人群感染的危害程度不盡相同
較典型者可呈如下表現
發熱性胃腸炎
發熱、水樣瀉、惡心、嘔吐、頭痛,關節和肌肉疼痛,24小時内起病,多在2天内痊愈。
妊娠期感染
以發熱、寒戰和背痛起病,呈流感樣表現,妊娠晚期最常見,可緻死胎、早産、新生兒感染。
新生兒感染
多髒器膿腫,膿毒性肉芽腫,多數膿毒性肉芽腫者出生後不久死亡/死産。
不明原因膿毒症
發熱寒戰,播散至顱腦可緻腦炎、腦膜炎。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發熱、頸項強直和精神狀态改變。
“冰箱殺手”對所有人都如此心狠手辣嗎?
難道我們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險在吃飯?
無需過于憂慮
研究報道其發病率小于1%,一般感染者出現無症狀感染或亞臨床感染。有道是“酒肉穿腸過,片葉不沾身”啦。所以雖然統計上其危害嚴重(發病者死亡率20-30%),但大多數人可能都曾不知不覺與它擦肩而過,隻是沒發現罷了。所以,飯還是得吃。
救命秘籍
我不想去搏那1%的概率,說好的墨菲定律,好的不靈壞的靈。就沒什麼好辦法預防一下?當然有!秘籍請拿好!
洗
按正确方法洗手,進食生蔬菜前應徹底清洗,水果即使要削皮也要先清洗;冰箱也要注意定時清潔哦;
分
生熟分離:将生肉、魚及家禽肉與不需要烹煮的食物、即食食品分開放置;
處理完生的食物後應洗淨手、刀具和砧闆;
凍
将冰箱的冷藏室溫度保持在4.4℃或更低;冷凍室溫度保持在-17.8℃或更低;
煮
徹底烹煮動物來源的生食,使其内部溫度達到安全水平:碎牛肉71℃、雞肉77℃、火雞肉82℃、豬肉71℃;
吃
預烹饪、易腐壞或即食的食品應盡快食用(早點存肚子裡最安全)。
總而言之,把好入口前最後一關,全部煮熟,統統煮熟!如果實在是不想講究,就合理養生,增強抵抗力,讓自己成為“百毒不侵”的那99%的人吧!最後祝大家,吃冰愉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