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我國的南方,還是在北方,早餐主食裡,包子可是一個少不了的角色。經典的中式早餐裡,一籠包子,配上一碗豆漿、一份鹹菜,那吃着叫一個滿足。包子遍布全國各地,不同地方的包子,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本事。
要論全國哪裡的包子最好吃?相信大家各有各的答案,當然也會有一緻的地方。其中有6個地方的包子,是經過民間評選,比較出名的。提到它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吃過或聽過。
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包子的話題,一起來看看,這6個地方都在哪裡?産的包子有啥特點?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
1、河南開封灌湯包
灌湯包,是将湯和肉餡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包子品種,在吃的時候,是非常講究技巧的。正确的吃法應該是先在包子頂部咬上一小口,先吸飲裡面的湯汁,再吃包子。如果跟其它包子一樣直接入嘴咬上一口,不光湯汁會流得到處都是,還可能燙到嘴巴。
提到灌湯包,就不得不提起河南開封的灌湯包,距今已有百年曆史,也是開封地區非常出名的一道小吃。開封灌湯包的皮薄餡多,底層有鮮湯,選料也非常講究,多以瘦肉為餡,精粉為皮。關于開封灌湯包的吃法,當地還流行這麼一個說法,“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
2、江蘇無錫小籠包
小籠包,也叫蒸包,在我國江浙一帶多被稱作小籠饅頭。和普通包子相比,小籠包的個頭要小很多,通常一口可以吞進去一個。我們現在吃的小籠包樣式,最早起源于如今的江蘇省常州市,後來經過時間的演變,才形成了如今全國各地不同口味的小籠包。
江蘇無錫的小籠包, 在小籠包界裡可以說是赫赫有名,它也是當地的一道傳統小吃,擁有上百年的曆史。正宗的無錫小籠包,包子皮沒有經過發酵,因此蒸出來的皮較薄,但是很有嚼勁,以甜口居多。對此,還有吃貨是這麼描述無錫小籠包的,“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
3、江蘇南京龍袍蟹黃湯包
龍袍蟹黃湯包名字裡的“龍袍”,有人認為是指乾隆皇帝的“龍袍”,因為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品嘗過龍袍蟹黃湯包,并對其贊不絕口。其實,這個“龍袍”更多應該指的是這種包子的發源地,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的龍袍街道。這裡産的龍袍蟹黃湯包,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
龍袍蟹黃湯包的個頭,要比一般的小籠包大一些,包子的褶子據說有33道,對應着制作湯包時會用到的33道工序。從用料上來說,它的主要餡料為豬肉、蟹肉和蟹黃,輔以肉皮凍和鮮姜等,吃起來是無比鮮美。包子餡料裡能配上蟹黃,足以看出它的不凡之處。
4、江蘇揚州三丁包
如果大家去江蘇揚州遊玩一趟,就會發現當地餐館裡的包子品種,像什麼蟹黃包、鮮肉包、幹菜包、三丁包等,是數不勝數,琳琅滿目。點餐的時候,還可以一樣點一個,這樣店家就會湊成一籠端上桌,堪稱不同包子的大雜燴。
在揚州衆多包子中,必須要提的,就是揚州當地的特色小吃—三丁包。之所以叫三丁包,是因為包子的餡料裡,是由雞肉丁、豬肉丁和筍肉丁這3樣食材構成。雞肉選用的一般是隔年的肥嫩母雞,豬肉選用的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肋條,筍則選用當季鮮筍。三樣食材湊在一起,就成就了三丁包鹹甜适中、鮮嫩多汁的口感。
5、上海生煎包
前面有提到,江浙地區的人們習慣稱小籠包為小籠饅頭。同樣,在稱呼上海生煎包時,人們也習慣稱其為生煎饅頭。生煎包,可以說是流傳自上海的一道經典小吃。早在100多年前,上海當地的茶館裡,就開始經營生煎饅頭。
在生煎包的制作過程中,用的是輕度發酵的面團,餡料多為鮮豬肉加皮凍,需要先用油煎至包子底部略硬後,再加少許水蒸熟,出鍋前還會撒上芝麻和蔥花做點綴。蒸好的生煎包,咬一口會有濃郁的湯汁出來,吃起來還有芝麻味和蔥香味。
6、廣東叉燒包
既然提到包子,就不能拉下被評為廣東早茶四大天王之一的叉燒包。大家如果去喝正宗的粵式早茶,就會發現,每家餐館的菜單上,一定有“叉燒包”這道點心,它也是很多廣東人喝早茶時必點的茶點。
叉燒包用到的餡料是一大亮點,通常是将叉燒肉切成小塊,再加入蚝油等調料調制而成。蒸熟後的叉燒包,包子皮會稍微裂開,露出裡面的叉燒餡料,還沒入口,就能聞到陣陣撲鼻而來的叉燒香味,足以勾起人們的食欲。
【懶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6個地方,河南開封、江蘇無錫、江蘇南京、江蘇揚州、上海、廣東,都是我國非常出名的包子産地。當地産的河南開封灌湯包、江蘇無錫小籠包、江蘇南京龍袍蟹黃湯包、江蘇揚州三丁包、上海生煎包、廣東叉燒包,可以說都是包子界的經典,不是一般的好吃。大家下次去吃包子時,不妨品嘗下這幾個地方的特色包子。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點個關注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