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廣州的太二酸菜魚插旗鄭州正弘城。鄭州的酸菜魚市場也跟着晃了一晃,但馬上回歸平穩。
2019年的鄭州酸菜魚市場,門店量并未停止增長,但品牌布局趨于穩定:外來大牌、本土品牌、街邊小店,各占一席之地。
本土品牌中,有一家“火得有點怪”的酸菜魚,一年開了2家店,店又小,但靠着獨特口味、自制的天然酸菜、另類的品牌打法,在鄭州一直保持超高的存在感。
自制天然酸菜是獨創,河南人也會做酸菜
走進俏蘭蘭,一眼就能看到擺成一排的酸菜玻璃壇子。隔着玻璃,豆角、姜片、筍片等十幾種蔬菜,清晰可見。如果你想嘗上一嘗,服務員會幫你盛上一碟子。
這排自制天然酸菜,是創始人老楊獨自研發10年所得。
老楊,一個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的餐飲門外漢,因為愛吃酸菜魚,每到四川、東北、廣東等地,都要和當地人學習腌酸菜的方法。回到家,就自己搗鼓,不局限傳統食材,不使用任何添加劑、調味料,采用真空無氧發酵的方法,最終腌出吃起來有淡淡乳酸菌味道的天然酸菜。
這一壇壇的酸菜,也是老楊賦予俏蘭蘭麻辣酸菜魚的靈魂。
麻辣酸爽為招牌,做鄭州人愛吃的麻辣酸菜魚
“在鄭州開酸菜魚店,首先要顧及鄭州人的口味特點,太辣了hold不住,太清淡了吃着又不夠爽。”
老楊說:“于是,麻辣酸爽也是試出來的口味特點。剛開始,我也是照着傳統口味做,朋友來試菜,辣得倒吸涼氣,還要喝上幾口涼水壓一壓。後來,我往酸菜魚裡加了一把四川鮮藤椒,麻味融合了酸菜的酸、辣椒的辣,麻辣酸爽,十分過瘾!”
在俏蘭蘭,隻有一款麻辣酸菜魚,按照辣度分為招牌麻辣、中度麻辣、微麻辣三種辣度,鄭州人吃着很“得勁”!
全城2家店,店小、店少不影響人氣
就像很多吃貨在大衆點評的留言裡說的,他們來打卡是出于好奇:想去看看,這麼小的一個店,還隻有國貿一家,究竟是靠啥火爆鄭州的?
對此,老楊的回應是:“店小,剛開始沒有名氣,不代表我們沒有方向、沒有追求,除了天然酸菜、口感獨特等産品特點,我們的環境、食材都不含糊,粉絲也挺多。”
最讓老楊欣慰的是,他做的酸菜魚曾得到一個成都人的好評:“酸菜很脆爽,和成都的不太一樣,但擋不住的好吃。”
俏蘭蘭還有很多知名粉絲,鄭州“地鐵女聲”葉子、《打魚曬網》、河南交通廣播《陽光美食團》等節目主持人,都來打過卡。
即便人氣一直不低,穩紮穩打的俏蘭蘭,在今年9月才在西亞斯國際學院的歐洲街開出第二家店。
這就是老楊一直堅持的,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才能走得更穩。
結語:
鄭州美食一直以“融合”、“創新”見長,酸菜魚雖然是一道川菜,依然被鄭州人玩出了個性。
吃貨出去吃飯,也并不糾結于菜系、正宗,更在意的口味、環境、顔值、價格等實實在在的因素。
因此,口味有記憶感、環境小資的俏蘭蘭麻辣酸菜魚,雖然店小、店少,但依然能被成都人點贊,依然能做成鄭州酸菜魚的代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