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氣,就像是孩子的臉,一下子暴曬,一下子暴雨。暑熱熏蒸,就像生活在蒸籠裡一樣,不要說孩子,大人也會覺得難受。暑濕二邪困阻中焦脾胃,孩子很容易會出現各種問題,不及時地祛濕、健脾,在接下來的秋冬季節就不能滋陰進補,而且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也會頻發。今天就介紹一個健脾化濕的好食材——白扁豆。
不及時祛濕,秋後咳嗽反複、無法滋陰進補雖然已經立秋,但對于四季多雨、氣候潮濕的嶺南地區而言,秋意并不明顯。尤其是最近仍然處于三伏天,台風頻發,戶外暑濕二邪肆虐,此時外濕是很重的。
孩子本就脾常不足,濕邪困阻中焦脾土,脾胃運化無力,無法把水濕正常排洩到體外,若飲食不節,水濕内停,容易形成内濕。
外濕與内濕内外夾擊,孩子很容易就會積食、腹瀉、濕疹、外感,甚至發燒。因此,入秋後做好祛濕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 預防新冠疫情,首先要祛濕
目前國内新冠疫情呈現多地多發的情況,全國有15個高風險地區,202個中風險地區。中醫認為新冠肺炎屬“濕毒疫”、“濕毒郁肺”,尤其是兒童群體,尚未接種疫苗,加上小兒“脾常不足”,脾胃運化無力,水濕就很容易在體内滞留,形成“内濕”,水濕入裡,人體就很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襲。在接下來的秋冬想要有效防疫,就要避免體内濕氣重。
● 不祛濕,秋冬季容易反複咳嗽
《黃帝内經》中記載:“秋傷于濕,冬生咳嗽”。小兒脾常不足,脾胃被暑濕折磨了整整一個春夏,運化功能下降,濕邪困于内,脾土受累,久而久之就會導緻脾虛。脾失健運,水濕凝滞聚結成痰,堵塞管道,痰随氣逆,犯肺而咳。尤其是肺脾氣虛,容易咳嗽甚至有哮喘的孩子,如果立秋後不及時掃清春夏濕邪留下的爛攤子,秋冬季就會咳嗽頻發,甚至綿延難愈。
● 不祛濕,秋冬無法滋陰潤燥
秋季燥邪當令,容易耗損津液,孩子體内的津液流失,五髒六腑缺乏津液滋潤,就容易出現咳嗽、大便幹、皮膚幹燥、上火等症狀,因此秋冬季節滋陰潤燥是必須要做的事。但如果初秋沒有做好祛濕,孩子體内的濕氣很重,再盲目地滋陰潤燥隻會越來越濕困。
白扁豆被稱為“脾之谷”,祛濕健脾的良将
提到祛濕,很多家長第一個反應就是用赤小豆、薏苡仁,但這兩種食材性味偏寒涼,孩子脾胃嬌弱,體質虛寒,尤其是在三伏天外熱内寒更為嚴重,如果經常用偏寒涼的食材祛濕,很容易會損傷脾陽,得不償失。
有一種健脾祛濕的豆子,性味平和,既能健脾胃,又能去濕濁,補脾而不滋膩,化濕而不燥烈,更重要的是,不會損傷中陽之氣,很适合孩子日常保健用,它就是“豆中之王”——白扁豆。在我的《兒童食療大全》中不少祛濕方劑裡面都有用到這一味食藥材。
白扁豆,性平,味甘,歸脾、胃經,能健脾化濕,和中消暑。在健脾的食材中,白扁豆被李時珍捧為上賓,稱其為“脾之谷”,《本草綱目》中記載:“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中焦脾土健運了,氣機暢通,水液就能夠運化通暢,而不作為痰濕停滞在體内,孩子自然能身體健康、少生病。
白扁豆蛋白質含量較高,現代研究表明,每一百克白扁豆就含有23.5克蛋白質,而100克雞蛋隻有蛋白質13.3克,牛奶隻有3.5克。孩子适量食用白扁豆,更能補充蛋白質。
● 白扁豆和炒白扁豆,用哪個更好?
一般來說,生白扁豆的祛濕功效較好,可用于祛除暑濕;而炒白扁豆具有收澀、健脾、止瀉的功效,可用于脾虛所緻的洩瀉、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狀。
三伏天酷暑難耐,孩子容易貪涼,沒有節制地喝冷飲、吃雪糕、吃西瓜,容易造成脾胃受涼、腹瀉。這時可以給孩子用許暖兒臍貼暖脾胃,配合炒白扁豆粥,能緩解大便溏瀉的問題。
注意:由于白扁豆有較強的祛濕功效,炒白扁豆有較強的收澀、止瀉的功效,如果平常大便幹燥或便秘的孩子不建議用。實證便秘的孩子建議及時地消食導滞,可以用新三星湯;虛證便秘的孩子建議系統調理脾胃。
白扁豆怎麼吃效果最好?
白扁豆的吃法很多,日常保健可以用白扁豆煲粥、煲湯或煮水。3歲以内的小寶寶不宜過早使用食療方,但可以在孩子添加輔食後,可以用8克的白扁豆煮粥,一周1~2次,配合小兒推拿健運脾胃效果更好。
而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下面就推薦一道基礎食療方:扁豆薏米湯。當孩子出現舌苔厚膩、舌面有水汽;大便溏洩、不成型或腹瀉等明顯濕氣重的症狀時,可以連續用2~3天。
扁豆薏米湯
材料:
炒白扁豆,炒薏米,瘦肉。
做法:
1.先用清水将炒白扁豆浸泡3小時;
2. 将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适量水;
3. 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煲1小時。
功效:
健脾祛濕。
宜忌:
◆ 3 歲以上辨證服用。
◆ 蠶豆病可以用。
● 反複積食,加2克雞内金
如果孩子因長期脾虛出現反複積食的症狀,而日常用三星湯消積效果不明顯,可以在原方中加入雞内金,增強消食導滞的功效。
雞内金,是指家雞的消化系統(器官)中研磨食物的砂囊内壁,性平,味甘,歸脾、胃、小腸、膀胱經,能健胃消食。雞内金具有較強的消積功效,家長在使用之前要先用“10秒判消化”觀察孩子的舌苔、睡眠、大便、口氣,如果隻是單純的脾虛,沒有明顯的積食,不建議用,以免消積過度,損傷孩子的脾胃。
● 濕熱明顯,加15克土茯苓
當孩子出現明顯的舌苔黃厚膩、小便黃赤、口幹、嘴巴粘膩、長痱子(尤其是紅痱與膿痱)等症狀,可以在原方中加入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能清熱祛濕,可以增加此方祛濕、清熱的功效。
● 寒濕明顯,加2克陳皮
當孩子出現明顯的舌苔白厚膩、腹痛、腹瀉、大便溏洩、大便不成型、小便清長、皮膚瘙癢等症狀,可以在原方中加入陳皮。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肺、脾經,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而平常脾胃虛寒的孩子,加入陳皮也能中和薏米的涼性,保護嬌嫩的脾胃。
● 睡不安穩,加5克蓮子
當孩子出現睡不安穩的情況時,家長首先要用“10秒判消化”觀察孩子的消化情況,同時觀察孩子的舌苔、口氣、大便是否正常,看孩子是否有積食,如果有積食,要及時用三星湯消食導滞。
如果孩子積食不明顯,則考慮孩子是心火過旺。心主神,養心必先安神,家長注意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瘋,保持心态平靜。另外,家長可以在上方加入蓮子,一方面能補脾,另一方面還能清心火。但家長要注意,加入蓮子前要先把蓮子心去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