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吃河豚”這句諺語流傳已久,說的是,含有劇毒的河豚,偏偏味道極為鮮美,讓人且愛且恨,卻又欲罷不能,有人竟不惜拼命嘗鮮。
河豚是一種長相奇特的魚類,外表光滑無鱗,腹部有氣囊,遇到天敵就會臌脹起來,身上的棘刺同時怒張,它的這種特性,卻方便了人類的捕獲。
河豚多分布在江、河、海中,以及江海交彙的區域。有團扇河豚、刺河豚等三十多個種類。其中的蟲紋河豚、條紋河豚、豹河豚的毒性最大。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河豚“味雖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殺人……吳人言其血有毒,脂令舌麻,子令腹脹,眼令目花。”
河豚魚的味道雖然鮮美,但是烹制方法不當,就會令食客喪命。江浙一帶的人相傳,河豚的毒素在血液、脂肪、魚卵、魚眼之中,吃了脂肪舌頭發麻,吃了魚卵腹脹,吃了魚眼則令人眼花。
《江陰縣志》記載:河豚“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子則毒甚,忌銅,眼、血、油(魚肝)亦毒。”清代名醫王士雄認為,河豚的“肝、子與血尤毒。或雲去此三物,洗之極淨,食之無害。”
河豚的毒性到底有多厲害?《本草拾遺》記載:“入口爛舌,入腹爛腸,無藥可解。”河豚中毒的症狀非常恐怖,會引發腹痛、嘔吐、四肢麻痹、呼吸困難,皮膚青紫,嚴重者會頃刻間死亡。
盡管河豚劇毒,但它味道極為鮮美,仍有人原意冒死嘗鮮。這類超級吃貨的人群中,還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宋代文豪蘇轼蘇東坡。
宋光宗的侍從官孫奕撰寫的《示兒編》記載:蘇東坡被貶官時,曾居住在常州(今屬江蘇常熟、陽湖、武進、靖江一帶)。
蘇東坡非常喜歡吃河豚,當時有一位士大夫,他家善于烹制河豚,就請蘇東坡到府上嘗鮮。蘇東坡欣然答應前往赴宴,士大夫一家人都很仰慕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學士,于是等到蘇東坡赴宴的時候,士大夫的家人都躲在屏風後面,想聽聽大學士如何評價河豚魚。
士大夫的家人屏住呼吸,但見蘇大學士悶頭“大啖”,好半天不說話,屏風後面的人你看看我看看你,表現出非常失望的樣子。
蘇東坡
正在此時,蘇東坡放下筷子,十分滿意地說:“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竟有這等美味,值得一死,呵呵!
食用河豚中毒,究竟有沒有解藥呢?元代賈銘撰寫的《飲食須知》稱:“中其毒者,以橄榄、蘆根汁、糞清、甘蔗汁解之,少效;或用鴨血灌下可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