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由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九座城市和港澳兩座城市組成,面積最大的是位于西北部的肇慶市,14897.45平方公裡分布着大量自然風光和人文景點,同樣位于大灣區的深圳市的面積隻有1997.47平方公裡,約相當于肇慶市的7.46分之1,不過深圳市人口密度較大,肇慶市對比起來有點“地廣人稀”。
肇慶市的面積放在整個廣東省也是比較大的,從市區到廣甯、懷集、四會、封開等地,一路上美景無數,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這裡的廣府美食。這些美食從口味來說和廣州、佛山等地的廣府菜高度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色,關鍵的一點是食材比較新鮮,做法偏向農家樂,為了美食也值得專程去肇慶旅遊。
廣甯多河、多竹子,河鮮和竹筍是當地特色。
離開廣甯之前,我們選擇在綏江竹海生态旅遊景區的餐廳用餐,餐廳外是竹林和林蔭小道,環境非常好。我們比較喜歡的有山茶油胡椒竹林雞,傳統手工釀油渣、雞骨草煲土豬肉湯等。
都說白切雞是廣東人對雞的最高禮遇,其實山茶油胡椒竹林雞的味道也很不錯,這盤雞的雞肉嫩滑鮮甜,口感适中,胡椒起到去腥提鮮的作用,做起來一點都不簡單,期間需要很好的時間管理,熟度不夠雞肉會腥中帶紅,熟度過頭雞肉會變柴影響口感。
幹鍋手撕筍幹:筍幹是當地的特産,簡單的烹饪之後很酥脆,比較對廣東人的胃口,如果加太多調料反而破壞了天然口感。
開胃家鄉三酸魚:雖然突出酸味,但和重慶酸湯魚的做法完全不同,魚肉的口感嫩滑鮮甜,因為輔料中并沒有花椒、辣椒,不用擔心上火的問題。
腎球美食很多地方都有,但用錫紙包起來的沙姜鹽焗腎球還是第一次品嘗,應該是廣甯特色美食之一。
這個美食同樣不辣,由于腎球和粗鹽之間用錫紙隔開,避免了因為直接接觸粗鹽而變得太鹹,夾一片放進口中,又脆又香,白芝麻堪稱靈魂伴侶。
懷集美食在口味上和廣甯美食相似,但特色菜幾乎完全不一樣。印象比較深刻的有雞枞菌炒牛肉、田螺炆豬頭肉、鄉下香芋扣肉、鄉下豬腳酸、養生黑豆腐、雞骨草炖豬橫利等。
田螺炆豬頭肉:田螺的個頭很大,和豬頭肉的搭配恰到好處,吃的時候可以借助牙簽把田螺肉挑出來。
特别喜歡這裡的豬腳,做法有點像廣州的沙姜豬手,看樣子應該在冷水中浸泡過一段時間,這樣可以保證爽脆口感,同時去除油膩感。
養生黑豆腐:豆腐很香、很嫩,在其他地方比較少見,猜測主要材料應該是黑豆。
其實荔枝木土窯燒雞的味道也不錯,但我更喜歡白切做法,下次如果有機會再去懷集,可以換個做法品嘗一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完美的旅程離不開美食的點綴,你覺得呢?
說着說着又想再去一次肇慶市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