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應
一種美食,一種記憶,一種饞念,一種溫暖。
一碟黃瓜炒蛋,一直沒有離開過我的味蕾。
我在農村的山旮旯裡長大,從小就愛吃黃瓜,黃瓜能做美味的菜,還可當零食生吃。父母每年都在自家的小菜園裡種幾棵黃瓜,從黃瓜架藤開始,我就天天去看望,看黃瓜開出黃色的花兒,看黃瓜結蒂,看黃瓜一天長大。母親總是再三叮囑說:“黃瓜小時候隻能看,不能用手去摸,一摸就掉了,就吃不到黃瓜了。”
小時候想吃黃瓜一定要等到端午的時候,黃瓜的味道又甜又脆,非常爽口。如今,想吃黃瓜,随時都有。小時,自家菜園裡的黃瓜,一般是不讓生吃的,因為要做菜,打黃瓜湯,清炒黃瓜都非常不錯,最好吃的就是黃瓜炒蛋了。
在人們心目中,黃瓜是綠色的,尤其是大棚菜,幾乎是青一色的綠色。我記憶中的黃瓜卻是淡黃色的,短而胖,肉敦敦的,像極了小孩子胖乎乎的手。如今到鄉下還能吃上這種黃瓜,這種瓜沒有長大的時候呈青色,成熟之後便成淡黃的了。我們習慣稱之為土黃瓜,這種瓜的味道極好,生吃與炒菜都特有味道,尤其是靠近黃瓜籽的部門,多水又甜,還軟軟的,生吃的時候,能甜到心頭。
黃瓜是我童年時候的趣味點,讓我的童年充滿了樂趣。一根黃瓜往往讓人快樂一個下午,第二天夢醒,又忍不住惦記起菜園裡那幾根還沒有長大的瓜兒。心裡經常嘀咕:黃瓜啊,你怎麼就長這麼慢呢?上山砍柴或者放牛的時候,口渴了,肚饑了,有時忍不住到别人家的菜園裡偷一條黃瓜生吃。一根黃瓜在手,用手搓掉毛刺,“咔嚓”一口,清涼脆香的感覺在嘴裡蕩漾。如今,那驚恐的心跳,還有黃瓜的清甜,已成為兒時最頑皮、最清晰、最靈動的回憶了。
端午節是小時候最盼的節日,母親會把外公接到家裡來吃飯,飯桌上有魚有肉,還有黃瓜炒蛋。那時候,我們這個村子,也許隻有我們家做這個菜,這是父親從外地學來的,父親是走城市的人,這讓鄉裡人非常羨慕。這個菜也是由父親親自來炒。首先是刨去黃瓜的皮,再切成片備用;然後将雞蛋打成蛋液并攪勻;接着用大火熱鍋熱油二分鐘;然後改小火倒入雞蛋液翻炒;當蛋液成型變黃的時候倒入黃瓜片;然後放鹽、蒜蓉辣醬再改大火翻炒幾下收鍋,千萬不能久炒,黃瓜半生半熟最好了,不要放味精或者雞精,不然會破壞黃瓜那半生半熟的味道。
記憶一般是用來儲存美好的,黃瓜炒蛋無疑是一種美好,美好得讓人回味無窮。小時候能吃上黃瓜炒蛋,确實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記憶的閘門打開,我遠遠地看見童年露出無邪而純真的笑容。
人總是要有喜好與執念的,追求美食、追求健康與追求事業有着同樣的道理,有了這樣的追求與摯愛,才是幸福而快樂的人生。在我心裡,炒菜就如跑步,平時的長距離晨跑就好比一般的清炒,熱鍋跟跑前熱身一樣重要,跑完拉伸,就好比菜炒熟後加入佐料;跑馬拉松則如煲湯,需要文火慢炖,讓運動的快樂充滿肌體的每個細胞。這段時間,我每天早上圍着城南河跑,一個圈大約一點三公裡,跑八個圈,大概十公裡的樣子,跑完十公裡相當于炒好一個菜,城南河便是炒菜的大鍋,一路的汗水,就是加入這鍋裡的油。最後,我們幾個不期而遇的跑友,如東方赢、胡裡、石哥、婷姐等一起到城南河驿站的屋頂上做拉伸,于是一桌精神的大餐在這裡擺開了宴席。
你來跑嗎?我們一起交流跑步的樂趣,做美食的經驗,一起品嘗人生的美味,好麼?(2020年3月30日寫于陶然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