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龍蝦、大閘蟹等一般都是青綠色的,但是經過烹饪熟透後就會變成鮮豔的橙紅色。這是因為蝦蟹等甲殼(qiào)類動物的顔色主要取決于甲殼中散布着的色素細胞。在這些色素細胞中,以含有蝦青素的細胞為多。
純的蝦青素為橙紅色,可與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相結合後,呈現藍紫或青綠等顔色。遇到高溫或蝦蟹死亡後,蛋白質被破壞或者發生了變性,與蝦青素分離,蝦青素即變回為原來的橙紅色,也就是蝦蟹煮熟後的顔色。
此外強酸、濃酒精、濃鹽水及重金屬離子都可以使蛋白質變性,所以蝦蟹即使沒經高溫蒸煮但用鹽酒等浸漬也會變成紅色。
甲殼動物
甲殼類動物因最常見的大形種(如蝦、龍蝦、蟹等)常具堅硬外殼得名。具二對觸角,以鰓呼吸,多數水生,也有少數種類營陸栖、共栖或寄生生活。全世界有3萬餘種,分布廣泛,栖息于海洋、湖泊、江河和池沼。常見的甲殼類動物除蝦蟹外,還有豐年蟲、哲水蚤、魚蚤、海螢、藤壺、鼠婦、團水虱、鈎蝦、糠蝦、漣蟲、麥稈蟲、磷蝦、寄居蟹等。
凡是蝦青素多的地方,如蝦蟹的背部,就顯得更紅些,而蝦青素少的地方,如蝦蟹附肢的下部,就顯得淡些。蟹的腹部沒有蝦青素存在,盡管經過蒸煮,也不出現紅色。
蝦青素(Astaxanthin)于1938年被德國化學家理查德·庫恩首次從龍蝦體内提取并命名,是取的Astacus(龍蝦學名)和Xanthophyll(葉黃素,一種類胡蘿蔔素)組合而成。
因在活體的蝦中,蝦青素與蛋白質結合,其光學特性發生改變而呈現出藍色,所以被叫做蝦青素,又名變胞藻黃素或蝦紅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具脂溶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機溶劑。
類胡蘿蔔素
類胡蘿蔔素是一種由異戊二烯構成的黃色、橙紅色或紅色的色素,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劑。植物、藻類和光合細菌中的類胡蘿蔔素,能将吸收的光能傳遞給葉綠素a,是光合作用不可少的光合色素;存在于某些非光合細菌、酵母菌和黴菌中的類胡蘿蔔素,擔負着不受光與氧損害的保護功能。
動物的類胡蘿蔔素,主要存在于脂肪、卵黃、羽毛、魚鱗和蝦蟹甲殼中,它們一般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發揮抗氧化的作用。
此外,類胡蘿蔔素也有顯色作用。許多植物的葉片、果實和花卉的紅、橙與黃色(如西紅柿的紅色),以及一些鳥類、昆蟲、魚和甲殼動物的顔色,都來自類胡蘿蔔素。
蝦青素
蝦青素屬于萜類不飽和化合物,分子式為C40H52O4,其化學性質不穩定,屬于弱極性化合物。
根據化學結構的不同存在多種異構體,天然蝦青素主要以遊離蝦青素、蝦青素單酯和蝦青素雙酯的形式存在。
結構的差異導緻了其生物活性的不同。遊離态的蝦青素容易氧化,與蛋白質和脂質結合,會形成藍灰色的複合物,如蝦青蛋白含有蝦青素,蝦卵綠蛋白是蝦青素與一種富含磷脂的脂蛋白的複合物,在受到光和熱等環境因素影響時會發生氫鍵斷裂,呈現出由藍灰色至紅色的變化。
自然環境中,微藻、細菌、植物和酵母菌等都能夠在體内合成蝦青素,其中雨生紅球藻在自然界中對蝦青素的積累量最高,可達到其細胞幹重的4%。
雨生紅球藻
一般認為,藻類形成蝦青素與其抗氧化脅迫有關。當藻細胞處于高光、營養缺乏、高鹽等環境脅迫時,蝦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徑被激活。由藻類中重要的光合色素β-胡蘿蔔素開始,在羟化酶和酮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蝦青素分子。絕大多數動物體内不能直接合成蝦青素,也不能把其他類胡蘿蔔素轉化成蝦青素,隻能通過食物攝入獲得。蝦青素進入動物體後可以不經轉化而直接貯存沉積在組織中,具有極強的色素沉積能力,使一些動物的皮膚和肌肉出現鮮豔的顔色。
洄遊的鲑魚
例如,對于蟹、蝦等甲殼類動物,蝦青素沉積主要在殼、性腺和肝胰腺上,就魚類(如鲑魚、鲷魚等)而言,由于在不同部位沉積能力的差異,蝦青素含量從高至低依次為魚皮、魚鳍、魚鱗、魚頭、魚肉。因此魚體表顔色鮮豔,而魚肉卻是白色。而在禽蛋形成過程中,蝦青素與脂蛋白結合,通過體循環進入到蛋黃中,轉化成棕油酸二酯在蛋黃内沉積,使蛋黃的黃色加深或呈現出紅色。貝類中的扇貝、海螺、長旋螺,頭足類中鱿魚和章魚,還有海星、海參,海膽等也有不同含量的蝦青素。
以紅蟹為食的美洲紅鹮
除了着色,蝦青素還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在藻細胞内,蝦青素不僅可以直接清除超氧自由基,還能吸收一定量的藍光,對光合系統起到遮光保護作用,如同“遮陽傘”。同時,蝦青素的生物合成過程也消耗大量的氧分子,從而有效避免超氧自由基的形成。
超氧自由基過量是導緻機體氧化損傷的主要因素。蝦青素具有誘捕活性氧、增強細胞阻斷氧化應激的能力,能通過清除過量的超氧自由基發揮其抗氧化功能。其抗氧化活性遠遠優于其他類胡蘿蔔素,是維生素C的6 000倍,是維生素E 的 550~1 000 倍,是花青素的200倍,因此,也有人稱其為“抗氧化之王”。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原創,轉載須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