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我體檢發現腫瘤标志物升高,我有點慌,我是不是得了癌症? ”
“ 醫生,我上次查了腫瘤标志物有點高,這一次查怎麼正常了?”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标志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内隐藏着的腫瘤
是這樣嗎?
什麼是腫瘤标志物?
腫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惡性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産生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産物等。
腫瘤标志物存在于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進行測定,對腫瘤的輔助診斷、鑒别診斷、觀察療效、監測病情有無複發以及預後評價具有一定的價值。
1846年發現的Bence-Jones蛋白被應用于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使其成為第一個被報道的腫瘤标志物,1963年發現了Alpha-fetoprotein(甲胎蛋白AFP),1965年發現了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CEA),1978年Herberman在美國NCI召開了人類免疫及腫瘤免疫診斷會上首次提出腫瘤标志物的概念以後,腫瘤标志物被廣泛應用于臨床。
常見的TM有哪些?
理想的TM應有哪些優點?
01
特異性高,能100%鑒别腫瘤和非腫瘤;
02
靈敏度高,能100%早期測出所有腫瘤;
03
有器官特異性,能對腫瘤定位;
04
能反映腫瘤的動态變化,檢測治療效果、複發和轉移,便于病情評估;
05
與預後相關(腫瘤标志物濃度越高,預後越差),便于監控治療效果;
06
其血清中的濃度與瘤體大小、臨床分期相關;
07
具有可靠的預測價值,對有病患和無病人群進行真正的預測。
由于腫瘤基因的複雜性,沒有一種腫瘤是單一類型的,故發現理想的TM是十分困難的,就目前發現的TM靈敏度不高、特異性不好,TM隻能作為腫瘤輔助診斷的指标,且需結合影像學(如:超聲、CT、MRI、PET/CT、PET/MR等)及病理學(腫瘤診斷“金标準”)。TM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得了腫瘤或癌症,同樣TM正常也不代表就能排除腫瘤!
TM檢查升高怎麼辦?
1、遇單項标志物輕度升高不要過于恐慌焦慮,應定期複查監測該項指标(選擇同一家醫院或同一體檢中心複查),并在醫師指導下檢查相關腫瘤疾病全部常用TM。
由于同一種腫瘤或不同類型的腫瘤可有一種或幾種TM異常;同一種TM可在不同的腫瘤中出現。因此一旦體内有惡性腫瘤存在,可能有幾種TM同時異常,需采用聯合TM檢測,以提高TM的輔助診斷價值。
2、TM檢查也會有“假陽性”,TM升高不一定是真的得了腫瘤,尤其受檢者伴有一些良性疾病(如:炎症)、正常生理變化或一些特殊醫學檢查後的影響因素。
3、遇以下情況需高度重視,前往專科就診,結合相關影像學檢查明确診斷:
A、單次檢查數值明顯高于正常值上限,甚至數倍。
B、密切多次複查,數值呈持續升高。
C、有家族腫瘤史。
供稿 | 核醫學科 屈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