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鹹會引起哪些疾病?據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每年因為吃鹽過多而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緻死病例多達165萬,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吃太鹹會引起哪些疾病?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據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每年因為吃鹽過多而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緻死病例多達165萬。
該研究由美國塔夫茨大學,首次量化了過量攝入鈉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最終得出結論:僅在2010年,全球大約165萬人因為鈉攝入過量而導緻緻命心血管疾病。
全球人均每天鈉攝入量為3.9克(1克鈉相當于2.5克鹽),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鈉日攝入量僅為2克。
據統計,目前我國18歲以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鹽攝入量為10.5克,遠高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人食鹽每日小于6克的推薦量。
吃鹽過多會引發多種疾病食鹽,作為百味之首,擔負起調節口味的重擔。都說“鹹中出味”,而你不知道的是,鹹中更“出病”!
01. 胃癌
胃癌與不良飲食習慣有着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過多食鹽、過分吃辣對胃部傷害很大。食鹽會損傷胃黏膜,使胃壁上的細胞萎縮,而加工肉制品和腌制類食品都含較多食鹽,制作過程中還會産生大量亞硝酸鹽,過多攝入會對腸胃造成損傷,甚至誘發癌前病變。
02. 高血壓
攝鹽過多不僅可使血壓升高,而且令降壓藥療效不顯著,是頑固性高血壓最常見的誘因。減少食鹽攝入,是最廉價和簡單的降壓方。
03. 冠心病
吃鹽過多是發生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而高血壓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約7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壓,而高血壓又促進冠心病發展。
04. 中風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鹽攝入過多,會損害機體動脈,傷害大腦,從而引起中風。而且,高血壓也是腦中風發生的主要原因。
05. 水腫
吃了太多的鹹味或油炸食品,會讓手指腫脹得像香腸那樣。因為人體傾向于保持穩定的鹽-水平衡。食用了過多的鹽,意味着身體需要通過保留更多的水分來進行補償,這樣就會造成手指腫脹。
06. 腎病
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髒代謝掉的,鹽攝入過多,就會加重腎髒負擔,同時鹽中的鈉會導緻人體水分不易排出,容量負荷過重,形成水腫,又進一步加重腎髒的負擔。
07. 骨質疏松
研究發現,飲食中決定鈣排出量的主要因素就是人體每天攝入鹽的含量,換句話說,人體每天鹽的攝入量越多,尿液中鈣的排出量也就随之增多,而且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也會随之越差。吃鹽過多,更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的症狀。
08. 肥胖
英國科學家發現,一個人每天多攝入1克鹽,肥胖的風險會增加25%。他們懷疑,可能是因為鹽改變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吸收脂肪的方式。
看營養專家如何減鹽01. 一日三餐這樣吃
· 早餐:盡量不用鹽(一杯牛奶燕麥片、一個煮雞蛋,加上蒸胡蘿蔔或者玉米、紫薯和水果)。
· 午餐:大部分人都需要在外就餐,吃菜前可以用水涮一涮,順便還能去一些油。
· 晚餐:要逐漸改善口味。每次保證有1~2個淡味菜肴,如水蒸蛋、清蒸鲈魚、紫菜壽司卷、蘿蔔排骨湯等。慢慢改變,堅持下去,就能減少很多鹽的攝入。
02. 建議選高鉀低鈉鹽
但這不意味着鈉含量低了就能多放,依然要保持正常的用量。
03. 用一個2克的小鹽勺
若用普通加碘鹽,裡面會有一個2克的小鹽勺。如果家裡兩口人的話,每人每頓就是2克鹽。不管每頓吃幾個菜,一共就放2勺鹽。而且,要在菜肴出鍋時再放鹽。
04. 多用醋調味
平日做菜多用醋調味,少用糖,也可以減少用鹽量。
05. 少吃鹹菜、少喝鹹的菜湯
除了鹹菜,豆瓣醬、花生醬、醬油、蚝油、蝦醬、蝦幹等調味品含鹽量也高,少吃。如果用了醬,可以不用鹽,多煮一會兒,讓其中的鹽分溶解到湯中,少喝湯。
參考資料:
①2018-01-09健康時報《手指腫脹?或是鹽吃多了》
②2015-11-26健康時報《少吃鹽防鈣流失》(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朱慶俊)
③2015-09-14健康時報《吃鹽多更易變胖》
④2014-05-15健康時報《中國寶寶吃得太鹹了》
⑤2014-09-15健康時報《三歲前最好别吃鹽》(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劉長偉)
⑥2013-12-30健康時報《關注:控鹽小妙招》(北京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董文紅)
⑦2018-01-09健康時報《手指腫脹?或是鹽吃多了》
⑧2011-04-04健康時報《防胃癌,忌辣忌鹹》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王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