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焦慮源,體檢一定算一個。翻開體檢報告的那一刻,數據異常還是小問題,更要命的是不知道異常指标意味着什麼。報告上說身體裡長了東西,就開始擔心要不要割掉?會不會是癌症?
囊腫是什麼?會癌變麼?
囊腫也是這麼個囊,隻不過裡面填充的是液體。
由于感染、外傷、寄生蟲等多種可能的原因,腺體自己分泌的液體排不出去,很多人的皮膚或者頭頂上會出現的「粉瘤」其實就是一種常見的表皮囊腫,皮脂腺内的分泌物出不去了,形成一個摸起來會移動的包。
癌症是一個細胞在增殖過程中發生基因突變,導緻它喪失了正常的結構和功能,開始不受控制的生長和增殖,從而越長越大,侵犯其他組織器官。
也就是說,癌症,至少得長一個細胞團。
囊腫隻有薄薄的一層囊壁是細胞。有些囊腫的壁甚至連細胞都不是,隻是一些纖維化包裹。所以不需要太過擔心,對大多數單純性的囊腫來說,癌變可能性很低。
發現囊腫什麼時候需要警惕?
雖然從機制上講,單純的囊腫變癌可能性很小,但是那些不單純的囊腫還是可能給我們帶來風險。如果報告僅僅用了「囊腫」這兩個字,基本就已經說它就是個良性病變。
● 圓:圓形或橢圓形
● 清:邊界清晰
● 薄:薄壁且内壁光滑
● 低:均勻低回聲甚至無回聲(B 超),均勻低密度(CT)
1、如果囊腫不再單純的隻有一包液體,那就要警惕了,需要進一步診斷。
這時候的體檢報告一般會加點修飾語,或者使用「囊性占位」,而不隻是說有囊腫:
比如囊腫裡可能包了個腫瘤,報告裡就會用「有實性成分」來描述看到了這團肉,或者用「囊壁薄厚不均」來勾勒整個占位的特點。
比如囊腫裡的液體變複雜了,不能直接判斷,報告裡會提到「囊壁鈣化」「内可見分隔」「囊液呈高密度或其他」等表述來勾勒特點。
又比如囊腫可能隻是腫瘤的僞裝,影像醫生會寫「偏心囊腔」「囊壁厚」「内壁不光滑」這些詞語來說明:這個囊腫不簡單。
總的來說,就是和良性囊腫的典型表現「圓清薄低」比起來,描述差得越遠,越有可能提示它需要警惕。
2、要注意囊腫的大小。
要是囊腫長得太大,也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需要及時幹預。
例如過大的甲狀腺囊腫會導緻壓迫氣管、食管引起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又或者發生囊液并發感染,變成膿腫——就像粉瘤化膿,按起來疼疼的。
有些時候也會發生囊腫破裂的風險。
總的來講,要不要警惕,看體檢報告便能基本有個大概,如果報告上的囊腫過大,或者有明顯不适,那也需要及時就醫,聽從醫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