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蒸地瓜幹,你吃過嗎?
如果說地瓜是大自然給予的饋贈,那麼土地深處最深沉的反饋,就是勤勞農民靠雙手用心制作出最香甜的美味——倒蒸地瓜幹。
說到童年的零食,一定少不了地瓜幹!
地瓜收獲的季節,做一些地瓜幹,
過年的零食就有了着落,
來年夏天還可以用來煮甜湯,
滋味就别提有多美了。
不過,小時候吃地瓜幹,不小心咬崩牙的經曆也是有的。
這款倒蒸地瓜幹軟、糯、香甜的。
和又硬又幹的地瓜幹不同,
這款地瓜幹色澤誘人,特别軟糯可口!
從來沒吃過這麼柔軟的地瓜幹,
幾乎不用力,就能折個大弧度。
這種柔軟程度,非常适口,
老人小孩,都可以輕松随意吃。
順勢撕開,
就可以看到裡面黏黏糯糯的、
橘紅誘人的地瓜肉了。
新鮮蒸熟的地瓜,肉質是松散的糯,
這款地瓜幹脫去部分水分後,
是更為緊實、有嚼勁的糯糯的。
光線好的時候,會看到地瓜幹表面裹着一層發亮的包漿。
這是地瓜自身析出的薯蜜!
舔一口,微微甜,還散發着誘人的香味。
古法造物,傳承傳統“三蒸三曬”古法工藝,口感軟糯不粘牙,自然香甜不膩,是小時候記憶中的老味道。
倒蒸紅薯幹是連城當地傳統特色産品,居“閩西八大幹”之首,已有300多年曆史。在清朝乾隆年間,即被選入宮廷貢品,賜名“金如片”。
當地人笑稱“連城是一座被地瓜幹養活的山城”。世代相傳,家家戶戶都懂得地瓜之妙,其色美、味甘、低熱、少脂的倒蒸紅薯幹,是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國家地理标志産品”。
福建連城處于福建西部山區武夷山脈南段,被譽為“紅心地瓜幹之鄉”。
這裡土質松軟、酸堿适中,晝夜溫差大,紫區岩、沙質岩、泥質岩特殊土壤種出來的地瓜顔色黃中透紅、細膩無筋、味道香甜。
含有很高的維生素、葡萄糖,尤其是富含纖維素,以及對人體具有特定意義的必須元素硒。得益于富含硒元素的優良土壤,連城紅薯的富硒含量是普通紅薯的五倍。
古時連城百姓以紅薯充饑,反複蒸曬,不料紅薯幹更加美味,甘甜耐嚼,食不粘牙。後來,連城百姓便依法制作,遂成一方美食。“倒蒸紅薯”的古法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紅薯幹的制作過程相當繁瑣,經過攤潮、洗淨、煮熟、切片、曬幹、複蒸、複曬、再蒸、再曬而成。因其煮熟曬幹後,再加兩道複蒸的工藝,遂得名為“倒蒸紅薯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 攤潮
挑選無蟲孔個頭飽滿健康的新鮮地瓜,并不直接加工,而是将新鮮地瓜放置一段時間。紅薯需要攤潮,将紅薯放通風涼爽處15天左右,自然風幹,經過儲存的地瓜蒸發了部分水分,澱粉轉化成糖分。這個步驟能讓最終的紅薯幹更加香甜。
● 清洗
将晾曬後的紅薯手工洗淨,全程不用任何化學藥品快速清洗。然後去皮去頭去尾,這樣蒸出來的紅薯沒有一絲的“經絡感”。
● 首蒸
“首蒸”的環節并不是簡單地将紅薯上鍋蒸熟,而是需要有經驗的老師傅時刻把握這火候,因為稍有偏差蒸出來的紅薯幹就容易暗淡無色,不添加色素和檸檬酸保色,需要靠古法工藝來達成“色香味俱全”,這是對師傅手藝的考驗。
● 首曬
蒸熟後的紅薯切成2厘米左右的條狀,置于陽光下晾曬。這竹制的晾曬工具本地話叫“篾撘”,此時的紅薯幹色澤偏淡,薯味清淡。
● 複蒸複曬
“首曬”環節并不完全曬幹,曬到七成幹便收回進入複蒸環節,大火高溫複蒸,将紅薯幹中的水分蒸發掉,師傅說這樣高溫蒸出來的薯幹更加香甜。蒸到一定成色後,趁熱将薯片擺放上簸箕再曬幹。
● 三蒸三曬
曬幹後再次收回第三次上鍋蒸,第三次蒸能讓紅薯幹更加松軟,而且能放得更久。蒸熟後,放到太陽下曝曬。此時紅薯幹的香氣濃郁,色澤飽滿。
一蒸為熟、二蒸為甜、三蒸為軟,三蒸三曬缺一不可。
減肥者控制不住嘴巴的時候
吃兩根倒蒸紅薯幹
飽腹不發胖
安慰寂寞的嘴巴
碼字累了
吃上兩塊倒蒸紅薯幹
感覺渾身是勁
加班再晚也不怕
營養健康的小零食
倒蒸紅薯幹
低熱量、好吃不胖又健康
甜滋滋、軟糯糯的
吃了停不下來
來自大自然的味道,龍岩倒蒸地瓜幹,美味又好吃。
更多内容請關注
我的頭條号:千裡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