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被認為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典型城市之一。
香港是文化大熔爐,這一點在食物上表現最為明顯。
在香港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經典美食,同時也有很多中西方融合的美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特色美食吧!
蛋撻
首先我們從蛋撻開始。
蛋撻在香港的受歡迎程度毋庸置疑,在各個茶餐廳、點心店以及面包店裡都能找到。如果你經常看港劇也會發現,蛋撻幾乎是下午茶的标配。
香港的蛋撻是英國蛋撻的改良版,傳統的英式蛋撻要更大,切開後食用,通常還會用肉豆蔻和肉桂來調味。
英國殖民香港後,蛋撻開始出現在茶餐廳和西式百貨公司的餐廳中。
香港的蛋撻用豬肉代替牛油,口味也更本土化,去掉了肉豆蔻,并加入了淡煉乳。
奶茶
另外就是奶茶了。自從中國引入茶葉後,英國人就愛上了茶葉,而他們喝茶的标配就是奶和糖。
多年後,英國人又把奶茶引入到了香港,香港人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制作奶茶。
不過普通人使用的茶葉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很多時候是一些茶葉的殘渣,所以沖泡出來的奶茶又濃又苦,後來他們改用淡奶,這樣可以平衡奶茶的味道,并且賦予了奶茶絲滑的口感。
再往後,絲襪奶茶也誕生了,不過并不是真的用絲襪,而是因為用來過濾茶葉的茶袋看起來很像絲襪,因此而得名。
這種獨特的泡茶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甚至在國外很多地方也隻能找到絲襪奶茶的蹤迹。而在香港本地,無論是冷的還是熱的絲襪奶茶都很受歡迎。
通心粉
在香港,通心粉常被作為早餐食用。一碗熱騰騰的通心粉除了通心粉,通常還有火腿和雞蛋。
這種港式通心粉也是外來美食,一開始是茶餐廳仿照西式餐廳制作的食物,沒想到風靡全香港。港式通心粉也是陪伴很多香港人長大的美食。
餅店美食
在香港街頭可以找到很多個餅店,這是香港本土的烘焙店,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烘焙美食。
餅店裡有菠蘿包、老婆餅和杏仁餅等傳統香港美食,也有一些西式的面包和蛋糕。香港的面包和蛋糕采用的是西方傳統的烘焙方法,并不比西方本土的差。
餅店裡也有一些在傳統西式烘焙上改良的新産品,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雞尾包。
據說雞尾包源于1950年代,當時面包店裡一天會剩下很多面包,店主覺得浪費,于是把剩下的面包切碎,并混入糖和椰絲等制成餡料,然後放入新的面包裡烘烤,就形成了獨特的雞尾包。雞尾包價格低廉,在香港受到一大部分人的喜愛。
西多士
西多士其實就是法式吐司。在茶餐廳裡,西多士是一種主流美食。
西多士是由兩片吐司組成,通常裡面會有餡料,吐司油炸後淋上糖漿和黃油。這是一種高熱量的小吃,盡管并不怎麼健康,但是還是深受香港人的喜愛。
豬扒飯
豬扒飯也是茶餐廳的傑作。顧名思義豬扒飯是由豬扒和米飯組成,并淋上番茄醬和奶酪等。
豬扒飯的形成是受到西方和日本的影響,至今仍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午餐。豬扒飯是典型的香港風味,體現了東西方文化對當地飲食的深刻影響。
豉油西餐
豉油是中式的,西餐是西式的,豉油西餐就是西餐中化的一種飲食。
豉油西餐是專門為了滿足香港人口味發明的食物。
豉油西餐常見的食物有豉油牛排和瑞士雞翅,有意思的是,“瑞士雞翅”和瑞士沒有任何關系,隻是一種叫瑞士汁烹制的雞翅,同樣的做法還有瑞士汁排骨、瑞士汁炒面等等。
芒果布丁
芒果布丁在很多粵式餐廳裡都能找到,它把亞洲特色水果芒果和西式布丁結合在一起。芒果布丁通常和淡奶一起食用,口感更加豐富。
以上就是一些經典的中西結合的香港美食~
這些美食裡你吃過幾種了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