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劉女士到馬街大漁路農貿市場買菜,看到一攤主售賣的牛肝菌品相不錯,價格還比其他人的便宜,于是果斷選購了近500元的菌子。回家下鍋後,不對啊,這跟自己每年都要吃的牛肝菌怎麼不一樣?莫不是買到"假"菌了吧?
原來,當天買回牛肝菌後,劉女士選出了一部分進行烹饪,可出鍋後的"賣相"卻讓一家人"望而卻步",不敢下口。
市民 劉女士:“炒出來我看顔色,我覺得不對勁,我就更疑心了。”
為了消除顧慮,8月23日早上,劉女士拎着一袋剩下的還沒下鍋的牛肝菌和記者一起來到了木水花野生菌市場,想請專業人士幫鑒别鑒别。
劉女士:“我才下鍋炒了一下,我就看這個顔色太恐怖了。”
市場工作人員:“它不是假的。”
劉女士:“我才下鍋炒了1分多鐘的樣子。”
市場工作人員:“你炒熟了就是(圖片)這個樣子,還有這個黑牛肝我跟你講,它屬于見手青科。”
野生菌交易市場的工作人員在仔細看了菌子炒出來後的照片以及實物後,鑒别這是"真"的野生牛肝菌,劉女士購買的是自己不熟悉的野生黑牛肝,并不是"假"的人工牛肝菌。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 成愛麗:“人工的黑牛肝,它的孢子,每一個孢子上面隻能生長出一朵來。那麼劉女士的這個黑牛肝,它有單株的一朵,也有幾朵長在一起,所以我們通過這個(特點)來分辨出來。”
專業人士介紹,除上述特點外,野生牛肝菌由于生長環境的不同也會有差别,劉女士購買的黑牛肝出自普洱地區,多長在茶樹或是闆栗樹下,因而外觀與其它地區的相比,較為完整、幹淨,但口感略微差一點,價格也隻能賣到60至70元每公斤。得知自己沒花"冤枉錢",劉女士總算安了心。
如何區分"野生牛肝菌"和"人工牛肝菌",專業人士也支了招。
雲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 成愛麗:“人工牛肝菌的帽子是非常非常硬的,很沒有彈性的。但是野生黑牛肝的話,帽子是有一定彈性的。”
相關新聞
發現毒菌立即銷毀
每年野生菌上市期間,都有市民食用菌子不當中毒的事例,為了保證市場内售賣的野生菌都為可食用品種,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開展了今年的第八次巡查,發現毒菌或不明菌,當場銷毀。
這個長得像光滑雞枞的菌子,就是木水花工作人員在巡查中發現的。為了避免市民逛市場時見到,誤采誤食,工作人員立即将菌子收走。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部經理 李春能:“這個菌子叫鵝蛋菌,跟劇毒鵝膏菌比較像,有些市民根本不懂,分不清楚。今天我在市場看到這個可以吃的,我去外面看到這種去撿回來,萬一是撿到鵝膏菌就會中毒。”
通過圖片對比發現,鵝膏菌和鵝蛋菌長相類似,唯一區别就是劇毒鵝膏菌傘下還有一圈像裙子的小邊,容易混淆。
除此以外,巡查員先前還巡查到了一種不知名菌子,經專家鑒定後,确定為毒菌。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部經理 李春能:“我們發現的時候,是單獨用個小框裝着,外形和松茸有點像。但是我們拿過來看一下,聞着也沒有松茸味道,然後用手撕,手還會發癢,我們當時就收了,發給專家,專家鑒定以後說菌子有毒。”
今年野生菌上市以來,市場方通過巡查,已經發現了三種不知名品種的野生菌,經專家鑒定後,其中兩種野生菌無毒,一種有毒,均進行了銷毀。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部經理 李春能:“我們每天不定時巡查,每天下午過來的菌子我們現場有兩個工作人員從車上下來的時候,我們要巡查,覺得沒問題才讓銷售,如果有問題當場銷毀。”
市場方提醒,
市民最好到專業市場購買野生菌,
切勿自行上山采拾野生菌,
避免誤食不認識
或和毒菌長得很像的菌類。
記者:鄭茜嘉 米志宏 左杭佼 江濤
來源: YNTV2都市條形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