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大暑養生常識

大暑養生常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08 11:16:02

小暑節氣過後15天左右“大暑”登場,2017年在陽曆7月22日交節。大暑是黃曆的六月中氣,也是夏季最後的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所說大熱就是“大暑”。

2017年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宋代尤袤《大暑留召伯埭》詩吟大暑:“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在這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今人聞此詩當心有戚戚焉!同樣是宋代詩人的孔平仲有《大暑》詩雲:“飛鳥不敢度,鳴蟬應自焦”,以動物反映人心炙熱的焦态,現代人看來,應得苦夏中會心之笑。

大暑養生常識(大暑節養生保健方法)1

蟬鳴的夏日

大暑至萬物榮華 三伏熱五谷結

古書《逸周書.時訓解》中記載大暑時節的物候:“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在暑熱郁郁的時節常伴着猛烈的雷陣雨,大雨時行、土潤溽暑,這帶給喜溫的農作物迅猛竄長的契機。俗諺雲:“大暑熱不透,收成就不夠”,表示大暑不熱乃是氣候不順的現象,當年的收成會不好。中國許多地區有“三伏不熱,五谷不結”的農諺;《管子》說:“大暑至,萬物榮華”。所以說,炎熱、大雨讓人難當,不熱、缺水又讓人犯難,世事難兩全,要得就要付出代價嘛!

冬病夏治契機 大暑三伏日養生

大暑節氣在三伏天之中,也是掌握“冬病夏治”的時機。從五行學說來看“伏日”是潛藏之日,靜心調養身體正是時候。中國養生文化中善于掌握調理身心的時機,并且善于利用天地陰陽之氣來補強身體。若身體虛弱或畏寒的慢性病可以在陽氣旺興的“三伏日”進行調理。2017年三伏日是 7月12日、7月22日和8月11日,前後共一個月時間。大暑日7月22日剛好遇到“中伏”起點,年中最熱的時點,不妨悠活養生防溽暑,掌握這段時期增強身體的陽氣、增強身心的活力。這裡介紹一些常見的大暑節氣中民俗保健方法。

大暑排濕熱聖品

大暑雖然天候濕熱難耐,然而這時也是清除體内濕熱、濁熱的好時節。清除濕熱不用冰品、冷飲,醫家都說,冰品、冷飲過量反而導緻燥熱危害身體健康。大暑天排濕熱的養生作法采“清補”,食用清熱、解毒、退火的食品,如苦瓜、冬瓜、絲瓜、西瓜、綠豆這些夏季當令的食材,還有紅豆、薏苡仁等等都是“清補”的良品,有祛濕防燥的效用。

“仙草”也是常見涼補聖品。有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一種藥食兩用植物,具有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

伏姜、姜棗茶 補脾胃去寒氣

三伏天是吃姜補調理身心的好時機。熱天時體表熱,吃冰喝涼使得脾胃反而比較虛寒,尤其是長時間呆在冷氣房中的人寒氣更重。帶皮的姜可以暖脾胃去寒氣,加上天然維他命C聖品的大棗作成熱的“姜棗茶”,補脾胃、宣發肺氣,也是治冬病的食療良方。每年喝姜棗茶最适合的時期是從立夏開始一直到三伏的前一天為止。

帶皮生姜加紅棗煮成姜棗茶是三伏天冬病夏治”良飲,溫補脾胃去寒氣。

山西、河南等地區,三伏天的傳統保養品是“伏姜”。把帶皮的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後拌上紅糖(黑糖),然後裝入容器中蓋上紗布放置在太陽下晾曬吸收更多的陽氣,等到它充分融合後食用。據傳伏姜有暖身保健的功效,尤其是對一般常見的老寒胃、傷風咳嗽等症狀有奇效。

吃粥 生津清暑

粥能生津補氣養生。古代神醫李時珍《本草綱目.谷之四》說:“粥能暢胃氣,生津液也。大抵養生求安樂,亦無深遠難知之事,不過寝食之間爾。”他引用張耒《粥記》說︰“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粥生津治髒腑燥涸,夏天上選,也是适宜終年食用的養生保健食物。隻是食粥時糖的吸收快速,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本草綱目.谷之四》記載:“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又說粳米、粟米、粱米粥主治利小便,止煩渴,養脾胃。其中集錄有常用的粥品效用提供後人參考,比如常食用的赤小豆粥利小便、消水腫、辟邪疠;綠豆粥解熱毒、止煩渴;薏苡仁粥除濕熱、利腸胃。其他例如:胡蘿蔔粥寬中下氣; 菜粥健胃益脾;生姜粥溫中辟惡;荠菜粥明目利肝;枸杞子粥補精血、益腎氣;芹菜粥去伏熱,利大小腸。可見米搭配其他食材可作成各式各樣的粥,适應各人所需,補身健身妙用無窮。

菜粥健胃益脾。

大暑悠活攬寰宇

大暑時節,宜潛伏深居、悠悠舒活。敞開心懷攬寰宇,伴随着炎熱的大暑,有蓮花的豐姿,有螢火蟲的幽燦。蓮花的勁節豐姿從宋朝周敦頤詠蓮以來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标竿,自古更是佛供前虔誠素心的代言,螢火蟲點亮一盞螢燈、閃亮一方世界,不可勝數的螢火蟲豈不點亮十方世界?大暑,豐藏不可盡數;潔淨身心,送瘟疫自然遠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