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軟又名地木耳、地見皮、地踏菜,地皮木耳。生長範圍較小,适應性很強。色味形俱佳,口感甚佳。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如粉皮之軟,但比粉皮為脆,潤而不滞,滑而不膩,有一種特有的爽适感。食用方法有炒食、涼拌、作羹等。地軟具有清熱明目,收斂益氣的功效,主治目赤紅腫,夜盲,燙火傷,久痢等病症。
周末一場雨後,本來是帶女兒去撅苜蓿,可是到達目的地後,才發現時間有些晚了,苜蓿已經變得有些老了。看到不遠處有幾位阿姨在那兒撿什麼東西,走上前去,才發現她們在拾地軟。拾地軟已經是好多年前的記憶了,記得小時候每當雨過天晴,便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去野地裡拾地軟。地軟一般隻有雨天過後才會有,一見太陽,它就變幹了。拾回來的地軟摘洗幹淨後,涼拌後就是一道美味佳肴了,至今讓人難以忘記。
沒想到時隔多年,今天又遇見了地軟,這讓我即驚喜又感到意外。雨後的河灘地還有些濕潤,草叢中到處可見地軟。女兒雖然已經八歲多了,但一直在城裡長大,接觸大自然比較少,她還沒有見過地軟。于是,我便一邊和女兒拾地軟,一邊給她講我愉快的童年和小時候的故事。收獲了地軟,讓我們一起來做美味的地軟韭菜包子吧!首先,準備适量面粉,加入雞蛋、白糖(可加速發酵)拌勻。準備溫水(20-30度左右,比手溫稍低)和酵母水,邊加酵母水邊和面,制成軟硬适中的面團。
在面團發酵的間隙,我們來制作包子餡料。将地軟摘洗幹淨(因為地軟長在最野外的草叢裡,有柴柴草和灰土,所以一定要用心摘洗幹淨)。将韭菜洗淨切碎,再取兩個雞蛋打散加入适量料酒和鹽後炒熟搗碎。
将地軟、酒菜碎、雞蛋碎一起裝入盆中,加入十三香、胡椒粉、食鹽,澆上燒好的食用油,然後攪拌均勻,餡料就制作好了。
将和好的面團用濕布或鍋蓋蓋住,放到溫暖濕潤的地方進行基礎發酵。經過2-3個小時,面團即可醒發至原大小的2倍左右。右圖是發酵好的面團,有好多氣孔,非常松軟,用手指戳個洞,如果沒有反彈就說明已經發酵好了。
将發好的面團揉至光滑排氣,分成若幹小劑子,擀成四周薄,中間厚的包子皮。包子皮放上餡兒,左手拿皮,右手捏出褶子,至完美收口。全部包好後二次發酵20分鐘。
将醒發好的包子放入冷水蒸鍋,開中大火等冒出水蒸氣後記時,蒸15-20分鐘即可出鍋享用了。記住出鍋前關火,要等候3-5分鐘再揭鍋蓋,否則會出現回縮現象,影響包子賣相。
這是剛出鍋的地軟韭菜雞蛋包子,非常鮮香美味。剛一出鍋,女兒就迫不急待地吃了兩個,她說:“今天的包子太香了”。我說:“自己拾的地軟,自己包的包子,吃起來肯定香”。本來是去摘苜蓿的,沒有到還有意外的收獲,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最後“小廚大劉”提醒您:1、餡兒調好之後,包的時候再放鹽,放太早容易導緻韭菜出水,不好包,又影響口感;2、地軟需要反複搓洗,因為是自己在野外拾的,雜質較多。
如果您喜歡“小廚大劉”的作品,就點關注或收藏吧。我會為您持續帶來好吃、好看又營養的健康美食制作。您的支持一直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