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自我診斷體内是否有濕方法

自我診斷體内是否有濕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2 18:15:10

  自我診斷體内是否有濕方法

  自我診斷體内是否有濕的方法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别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内有濕了。

  2、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複擦也擦不淨,(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麼要問大便的原因)也說明體内有濕了。大便的顔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内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内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顔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産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内,則百病叢生。

  3、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着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春夏之際防濕祛濕的方法

  1、食療祛濕法

  引起濕熱的原因很多,食物就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喜歡吃辛辣、甜食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冷飲、可樂、辣椒等,或者吃一些牛羊肉等高熱量的食物,很容易在體内積存濕熱。所以這些食物都應避免多食,不要因為愛吃而貪吃。中醫認為山藥、薏苡仁有運化水濕的作用,常吃山藥、薏苡仁可以健脾除濕,這些食物在秋季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常常被痘痘所困擾,不妨試試這些方法,痘痘也許很快就會消失無蹤。

  推薦藥膳:

  1)清熱去濕湯

  材料:土伏苓250克,赤小豆50克,粉葛2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将粉葛去皮切塊,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2)健脾祛濕湯

  材料:淮山(幹品)10克,土溪黃草10克,茯苓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溪黃草、土茯苓、豬橫月利洗淨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3)扁豆瘦肉湯

  材料:扁豆100克,陳皮1/4個、豬瘦肉400克,食鹽、生姜适量。

  做法:.把豬肉切塊洗淨,陳皮去瓢,生姜切片;把1中的食材一同放進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後,改為小火煲1~1.5小時,加入适量食鹽便可。

  2、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滞、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濕氣。

  3、艾灸除濕

  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的作用,對春季除濕邪更是有他法所無法替代的良效。

  胃脾除濕: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如果體内濕氣很重,腸胃不适,可每日或隔日1次,連續施灸2-3周。養生保健可每周1-2次。

  頭暈頭痛、精神不振:臨睡前用溫熱水泡腳10分鐘,擦幹後上床仰卧,由他人将清艾條點燃,對準足底湧泉穴施行溫和灸,雙足每穴各灸15-20分鐘。每日1次,7日為一療程。

  4、多用蔥、姜、蒜

  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着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在春天裡,萬物生發,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姜、蒜,而針對體内的濕氣,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将體内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适用于淋雨後預防感冒。

  5、避環境的濕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闆。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闆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闆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

  (4)水分攝取要适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