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積極思維應對焦慮的方法

積極思維應對焦慮的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15:38:33

積極思維應對焦慮的方法(焦慮之意識水平)1

知道就能做到嗎?當然不是,很多時候我們是知道做不到,比如知道早睡早起鍛煉身體好,可是做到能有多少呢。

因此,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才會如此引發共鳴,知道就要做到,知道做不到就是不知道。

焦慮情緒的出現,很多就是糾結知道與做到沖突中,而我們提倡療愈焦慮最好的路就是去做,那麼深刻理解“做到”,就有必要區分下“知道”與“做到”表現,即“知行”的不同情形。

先說結論:不知道不會意識到,知道不等于意識到,意識到不等于做到,做到了未必能意識到。

這裡,關鍵之處還是意識最重要,我們可以把意識定義為“知道能做到”,也就是知行合一。

由此可以得出一系列架構近義詞,意識=知道做到=心理健康=洞察現實與局限=主動應對=情緒欲望假裝。

解釋一下,意識是覺醒狀态下的覺知,覺知就是覺察,可見意識讓我們活在當下,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從而可以主動應對處理遇到的事情,而不是回避,最後得以情緒放松、欲望滿足、假裝各種角色。

比如,說話啰嗦的人,知道自己問題所在,意識到用“三句話不離本行”來壓縮說話内容,也就是力争三句話說明白訴求,一定可以緩解啰嗦現象。這裡重要的不是說了什麼,而是說話時意識到要簡潔,保持意識水平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水平較高。

這裡說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認知上的自律與擔責,同時是行動中的意識與練習。

積極思維應對焦慮的方法(焦慮之意識水平)2

知道做到是心理健康,還有一種特殊情況也屬于心理健康,那就是知道做不到但接受自己做不到,因為沒有患得患失,沒有心理沖突。

舉個例子,總裁開會就緊張,緊張就尿褲子,自己感覺尴尬痛苦,當然屬于心理問題。後來接受心理咨詢,認為很有效果,朋友問不尿褲子了?答曰“還尿褲子,可不再難為情”!

這就是先接受再改變,先接受問題,相當于接受焦慮,緩解心理沖突,情緒得到放松,降低了欲望,這是關鍵一步。

就心理層面來說,接受自己尿褲子現實,自己不認為是問題,無害于自己,無害于社會,可以視作心理健康。

上面說的是知道做到這個意識這個橫斷面,按照這個模式有必要進行縱向認識“意識”。

也就是把意識與其他情形對比,按照知道和做到兩個維度來分析。

不知道做不到=潛意識=被動防禦機制=心理不健康=不接受現實不承認局限,

知道做不到=前意識=防禦與應對迷茫=心理健康起步=接受現實承認局限,

知道做到=意識=主動應對=心理健康=調侃現實自嘲局限,

不知道做到=無意識=防禦與應對靈活使用=心理高度健康=創造現實升華局限。

把意識放進心理健康這個角度衡量,好處就是提高我們警覺性,而實際上心理健康是個過程,術語就是自我成長。因此,上面“知行”四個階段還可以對應着:無知、自知、覺察、習慣。

我們社會化學到了很多知識,或者常識,這還是自知階段,是知道做不到階段,處于心理健康起步階段,達到覺察這個階段,保持意識水平,知道做到,可以訓練,才是心理健康表現。

積極思維應對焦慮的方法(焦慮之意識水平)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