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的輕重與貧血的程度和貧血的進展速度有關。兒童通常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注意力不集中。部分病人還有厭食、胃灼熱、脹氣、惡心及便秘等胃腸道症狀。少數嚴重病人可能還會出現吞咽困難、口角炎和舌炎等症狀。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缺鐵性貧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缺鐵性貧血:缺鐵,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紅細胞不低
而惡性貧血:又稱巨幼紅細胞貧血,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導緻畸形的巨幼紅細胞,伴有神經症狀
那麼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如何呢?
1.缺鐵原發病表現如婦女月經量多、消化道潰瘍/腫瘤/痔瘡導緻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腸道寄生蟲感染導緻的腹痛/大便性狀改變、腫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紅蛋白尿等。
2.貧血表現乏力、易倦、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心悸、氣短、納差、蒼白、心率增快。
3.組織缺鐵表現精神行為異常,如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異食癖;體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頭萎縮、口角皲裂、吞咽困難;毛發幹枯、脫落;皮膚幹燥、皺縮;指(趾)甲缺乏光澤、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變平,甚至凹下呈勺狀(反甲)。
因此針對缺鐵性貧血有以下的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
治療IDA的原則是:①根除病因;②補足貯鐵。
2.病因治療
嬰幼兒、青少年和妊娠婦女營養不足引起的IDA,應改善飲食。月經多引起的IDA應看婦科調理月經。寄生蟲感染應驅蟲治療。惡性腫瘤,應手術或放、化療;上消化道潰瘍,應抑酸治療等。
3.補鐵治療
治療性鐵劑有無機鐵和有機鐵兩類。無機鐵以硫酸亞鐵為代表,有機鐵則包括右旋糖酐鐵、葡萄糖酸亞鐵、山梨醇鐵、富馬酸亞鐵和多糖鐵複合物等。無機鐵劑的副反應較有機鐵劑明顯。
首選口服鐵劑。如:硫酸亞鐵或右旋糖酐鐵。餐後服用胃腸道反應小且易耐受。進食谷類、乳類和茶抑制鐵劑吸收,魚、肉類、維生素C可加強鐵劑吸收。口服鐵劑有效的表現先是外周血網織紅細胞增多,高峰在開始服藥後5~10天,2周後血紅蛋白濃度上升,一般2個月左右恢複正常。鐵劑治療應在血紅蛋白恢複正常後至少持續4~6個月,待貯鐵指标正常後停藥。
若口服鐵劑不能耐受或胃腸道正常解剖部位發生改變而影響鐵的吸收,可用鐵劑肌肉注射。
對于惡性貧血還是建議中醫結合治療效果會更好,如果對自己的病症有所疑問或者說是希望有更多的了解,建議去醫院問問醫生,畢竟解決病情的根源還是需要靠醫生和病人的共同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