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男女在什麼時候不能随便被刺激嗎?就是在專心的做某件事的時候,如果突然受到驚吓刺激的話,那麼很可能會導緻心髒驟停,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引起死亡,千萬不要認為這是聳人聽聞,有句老話,人吓人吓死人,所以一定要注意,下面就來看看,順便了解下受到驚吓怎麼辦?
男女這種時候千萬不能随便刺激
學生誤以為會被火車碾壓,恐懼使其心跳停止,在極度恐懼之下會導緻心跳驟停,人死亡嗎?
這是在美國發生的一個案例。有一天晚上,幾個大學生看到了他們的朋友在那專心地看書,趁他不備的時候,拿個大袋子一下子把他裝到了袋子裡。幾個人誰也不說話,擡着這個裝着他們朋友的袋子,就把他擡到了附近一個火車站的一個廢棄的鐵軌上。
他們躲在一邊,這幾個人誰都不說話,躲在一邊看笑話。裝在布袋裡的人非常恐懼,他自己知道自己被放在鐵軌上,兩個鐵軌他自己感覺得到。
不多久,火車出站了,大地開始震動,他聽到了機車隆隆的聲音。他們在旁邊就看到裝在布袋裡的人在拼命地扭動,當火車越來越近的時候,突然看到布袋裡的人不動了。火車帶着呼嘯聲,伴着鋼鐵的震動聲呼嘯而去。
這幾個學生來到了這個布袋旁邊,打開袋子一看,他們才知道他們闖下了大禍,朋友已經被吓死了。
驚吓會導緻心肌出血,進而心髒驟停
人為什麼能被吓死呢?在極度恐懼的時候,腎上腺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使皮膚毛細血管收縮,使胃腸道的毛細血管收縮,就可以導緻腸壁的壞死,而出現腸穿孔、出現腸出血。
而對心髒來說,則會出現心髒血管的擴張,于是血液就像海嘯般地沖進心肌,導緻心肌多處出血。于是就導緻了心髒突然停跳,而導緻死亡,所以吓死的人是客觀存在的。
犯人被“放血”的心理實驗吓死
在印度又有一個這樣的試驗,幾個心理學家就在想,人能不能被吓死呢?但是我們不敢拿一般的人做試驗,他們就要和法院談好了,要和犯了死刑的即将被處死的犯人來做試驗。
某些犯人要執行死刑了,一個化妝成警察的心理醫生跟他說,“根據幾号文件,你要被處死。我們不用槍打也不用麻藥,就要放你的血,讓你的血液流幹而死。今天、現在就是執行死刑的時間。”
于是他們把這個犯人弄到一個光線很暗的小房間,捆在床上,中間拿個隔闆隔開。這個化妝成警察的醫生拿着明晃晃的手術刀,在犯人前晃悠晃悠,說“你看,就是用這個刀剌斷你的血管,讓你流血流幹而死。”
這個犯人在極度的恐懼中,感到自己的手腕疼疼的,随後感到熱熱的血流出來了,随後就聽到自己的血滴在金屬盆裡的聲音,嘀嗒,嘀嗒。旁邊幾個人還說“嗯,300毫升了。嗯,半盆了。”
不到兩個小時,犯人真的死了,就和大失血死的人是一模一樣的,全身綿軟、唇爪不華,嘴唇和指甲因為流血流幹了,沒有一點血色。這個時候該這些心理學家糾結了,他是咱們放血給他處死的呢?他還是自殺的呢?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把大動脈剌斷,隻是剌破了表皮。
我們的表皮毛細血管破裂以後,它自己有個功能,毛細血管的斷裂端自然收縮,血自己就止了。那麼犯人聽到的自己的鮮血滴在盆子裡的聲音是什麼聲音呢?那是這些心理學家早就準備的一個滴漏,準備了一個銅盆。他們隻是把滴漏打開以後一滴一滴的水,滴在金屬盆裡的聲音。
所以犯人完全就被這恐怖的聲音吓死了,你看人是不是會吓死?真的會吓死。
心髒病人不可受到過度驚喜
在《黃帝内經》裡還說過一句話叫做“喜傷心”,喜悅是一種愉快的情緒,那怎麼能對心髒造成傷害呢?這是指的有嚴重心髒病的病人,驚喜、狂喜、暴喜之後,也會導緻意外的發生。
那是45年以前,我是住院醫生,我的病房就是心内科病房。我們經常收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那個時候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沒有今天的溶栓技術,冠狀動脈支架手術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不管是中醫的醫院還是西醫的醫院,都采取保守的方法,防止病人發生心率失常,防止發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這樣慢慢讓他自己恢複。
我記得特别清楚一個病人,五十五、六歲,得了急性心梗。頭一天基本是不能和醫生對話的,第二天就可以對話了。我每次查房他都跟我說“我小女兒啊,又漂亮又孝順。”說一次,說兩次,說三次,說得我有點煩,我說“你小女兒在哪呢?你得這麼重的病,我天天看見大女兒來照顧你,給你送飯送水、端屎端尿,我沒見你表揚過她。”
有一次他大女兒在樓道哭,我說“你哭什麼?”“我爸又說我了,我怎麼伺候他,他都是不滿意。”我心想,在你身邊的人這麼照顧你,你都不說她好,還淨批評她。那小女兒我也沒見過,她從來沒有照顧過你,你怎麼總是表揚她呢?
我說“你小女兒在哪呢?”“我小女兒在海南島。”大家想想45年前,要從海南島回大陸回北京,那要先坐船,再坐特别慢的火車,沒有五六天是回不來的。
這個病人第七天就可以下地了。那是第六天的早晨,他已經可以坐在床上吃東西了。我們剛剛上班,病房門突然被推開了,進來一個我們不認識的女孩。護士長說“你是幹嘛的?我們上午不是探視時間,你要探視病人下午來。”這個女孩說“我是誰誰誰的女兒,我就看我爸一眼,我剛從海南島回來。”
這個護士長也經常聽這個病人說他的小女兒在海南島,她說“你是誰誰誰的小女兒啊,你爸爸天天叨念你,那就給你破個例吧,就看一眼。你爸爸病重,就看一眼。”
這個女孩早晨就從姐姐那裡知道了她爸爸的房間号和病床号,一回頭就看見她爸爸那個房間号,推門就進。護士長說你爸爸是心髒病,我給你先通報一聲。這個女孩攔着護士長“别别别,我要給我爸一個驚喜。”我和護士長都不放心,我們跟着就進去了。
她這一進門,她爸爸正坐在床上朝着門,手裡拿着一個特細的小油條在那吃。門一開,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女兒,他的臉就定格了,滿臉開花的樣子。随後這個油條就掉了。我覺着不對頭。這個女孩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還一邊走一邊做着擁抱樣的叫“爸爸,爸爸”地往前走。
我立即沖到前面,把她扒拉一邊。我到病人跟前一摸脈,沒有;一聽呼吸,沒有。他吃飯把心電示波儀都摘下來了,我接上心電示波儀一看,心電圖顯示的是室性自搏性心律。
什麼叫室性自搏性心律呢?我們正常人的心跳是從窦房結發出來的,這叫窦性心律。然後心房收縮,這叫p波;之後通過調整出現了心室的波,這樣的話血液才能由心房打到心室,由心室打到全身。可是這個病人現在上面的電流全沒有了,隻有心室自己在那蠕動,這是打不出血液的。所以就摸不到脈搏、測不到血壓,這在臨床上就叫心跳驟停。
我立即把病人拉平,護士長立即配合着把所有的醫生全叫來。我們連續地交替着來做心髒胸外按摩,做心内三聯針正腎、付腎、異丙腎的注射,然後做人工呼吸。
我們一邊做,我一邊看心電示波。半個小時以後,心電圖畫直線。我們一般搶救規定,隻要心電圖畫直線就不再繼續搶救了。
我說“護士長,病人死了,做屍體料理。”這是醫院做的最後一道程序,病人死了之後鼻腔口腔會流出很多分泌物來,大便小便也會流出,因為人的膀胱括約肌、肛門括約肌都松了。所以護士要做的是把這些都擦洗幹淨了,給他換上幹淨的内衣。所以醫生也罷、護士也罷,他們的工作都非常地偉大,最後把病人幹幹淨淨地送到了太平間。
我剛剛說完“護士長,病人死亡,做屍體料理”,我的背後一聲驚天動地的哭聲。我們在搶救病人的時候,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女孩就在我身後。我回頭給她一句“你可給你爸一個驚喜”。這一驚,老頭心跳停了。
這樣的驚喜、狂喜、暴喜對心髒病的病人來說,是承受不了的。而這樣的例子,每個醫院都遇到過。我不僅遇到過這樣一例,所以有嚴重心髒病的病人,一定要保持心情的穩定。
心髒驟停或心源性猝死的臨床過程可分為4個時期:前驅期、發病期、心髒停搏期和死亡期。
1.前驅期
許多病人在發生心髒驟停前有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的前驅症狀,如心絞痛、氣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勞及其他非特異性的主訴。
這些前驅症狀并非心源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見于任何心髒病發作之前。有資料顯示50%的心源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診過,但其主訴常不一定與心髒有關。
在醫院外發生心髒驟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髒驟停前有心絞痛或氣急的加重。但前驅症狀僅提示有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而不能識别那些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亞群。
2.發病期
亦即導緻心髒驟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變時期,通常不超過1小時。典型表現包括:長時間的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難,突然心悸,持續心動過速,頭暈目眩等。
若心髒驟停瞬間發生,事前無預兆警告,則95%為心源性,并有冠狀動脈病變。
從心髒猝死者所獲得的連續心電圖記錄中可見在猝死前數小時或數分鐘内常有心電活動的改變,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惡化升級為最常見。
猝死于心室顫動者,常先有一陣持續的或非持續的室性心動過速。這些以心律失常發病的患者,在發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動中,發病期(自發病到心髒驟停)短。
心電圖異常大多為心室顫動。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環衰竭發病,在心髒驟停前已處于不活動狀态,甚至已昏迷,其發病期長。在臨終心血管改變前常已有非心髒性疾病。心電圖異常以心室停搏較心室顫動多見。
結語:上文中給大家介紹了一些相關内容,相信大家看了之後對此應該也都能夠有所了解了吧,一個人如果正在全神貫注的做某件時,千萬不能突然去刺激他,這樣很容易釀成慘劇了,希望大家都能夠引以為戒,人與人之間的度一定要把握好,鬧出人命就不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