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喝湯壞習慣
1、湯的精華在湯,純喝湯就好
一般人認為湯經過炖煮後,營養精華都在湯内,所以喝湯就好!其實,不管是煮雞湯、牛肉湯、魚湯等,就算是熬煮數小時,湯很濃郁,湯的蛋白質也隻有約6%~15%,85%以上的蛋白質營養仍是在肉的本身,僅喝湯不吃肉很可惜。
2、用餐最後才喝湯
西餐的出菜順序是先喝湯,再用主菜及副餐;中國菜則是把湯放在用餐最後。由于此時多已吃飽了,再喝湯容易導緻營養過剩,造成肥胖;并且湯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先喝湯比最後喝湯,健康且有減重效果。
3、喝湯要喝滾燙的湯
人體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溫度,在攝氏60度左右,超過此溫度容易造成黏膜損傷,愛喝熱湯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建議等湯稍涼再喝湯,較健康。
4、愛喝湯,一餐可喝好幾碗
如果湯的種類是高熱量、高鹽份、高普林,則不能多飲,尤其是患有痛風、腎髒病及高血壓的人,應避開喝這些湯。一般人吃飯時可緩慢少量喝湯,以胃部舒适為原則。
5、用湯泡飯吃
用湯泡飯,由于米飯泡軟易吞,往往懶得咀嚼就快速吞咽,增加胃的消化負擔,長期下來将引發胃病。所以,吃湯泡飯是不利健康的。
6、晚餐時刻用餐最輕松,晚餐喝湯是三餐最佳時刻
湯的營養價值較高,若是晚餐愛喝湯,距離睡覺時間近,非常容易導緻發胖。午餐時喝湯,吸收的熱量最少。因此,為了防止發胖,不妨選擇中午喝湯,而晚餐則不宜喝太多的湯。
溫馨提醒:不可吃開水泡飯或者湯泡飯,應該養成飯後再喝湯的良好習慣。患有痛風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是不要用肉湯泡飯,因為肉湯中含有嘌呤,又屬于高鹽,高脂肪食物,對病情不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