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是民間一直都流行的說法,就說是在身體處于特殊的情況,吃了一些發物食物就會讓病情複發或者加重。發物在日常很常見,像我們吃的海鮮類就屬于發物,還有某些家禽類食物也是發物,那鴨肉是發物嗎?平時吃鴨肉有什麼注意事項呢?下面作文庫知識百科就為大家解惑。
鴨肉不是發物。但是鴨肉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對異物蛋白過敏者而言,不要吃鴨肉為妙。所謂發物,指的是特别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發物大多是帶有腥膻味的,如牛、羊肉;或是辛熱性的,如魚;或是生發性的,如韭菜、筍,以及海鮮蝦蟹、腐乳等。發物對過敏性疾病、出疹性疾病、皮膚病、某些精神疾病、瘡瘍等都有誘發作用,但是,疾病類型不同,需要忌口的食物也有差異。所以小夥伴們放心吧,鴨肉不是發物,可以放心食用。
鴨肉的烹饪方法
1、烹調時加入少量鹽,肉湯會更鮮美。
2、鴨肉是一種美味佳肴,用鴨子可制成烤鴨、闆鴨、香酥鴨、鴨骨湯、熘鴨片、熘幹鴨條、炒鴨心花、香菜鴨肝、扒鴨掌等上乘佳肴。鴨肉适于滋補,是各種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鴨肉是一種美味佳肴,用鴨子可制成烤鴨、闆鴨、香酥鴨
3、鴨肉、鴨血、鴨内金全都可藥用。
4、公鴨子的肉性微寒,而母鴨子的肉性微溫。入藥後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老而肥大之鴨與海參一起炖食的話,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而炖出的鴨汁,更是善補五髒之陰和虛痨之熱。
5、鴨肉與海帶共炖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髒病有較好的療效。
6、鴨肉與竹筍共炖食,可治療老年人痔瘡下血。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聖藥”。肥鴨還治老年性肺結核、糖尿病、脾虛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大便燥結、慢性腎炎、浮腫;雄鴨治肺結核、糖尿病。
鴨肉食療方
1、白鳳湯
活白鴨1隻,大棗肉120g,參苓平胃散60g(紗布包定),黃酒500g。先用适量黃酒燙溫、将鴨頸割開,使血滴酒中,攪勻飲用。再捋去鴨毛,于肋邊開孔,取去腸雜,拭幹,然後将大棗、參苓平胃散填入鴨腹,用線紮定,置砂鍋内,加水和酒适量(酒分3次添入),以小火煨炖至爛熟,除去中藥,飲湯,食鴨和大棗。
源于《十藥神書》。本方取鴨血和鴨肉兩部分用。飲以鴨血“直入肺經,潤補其肺”。另用鴨肉同藥煨熟食,作用是多方面的:鴨肉補陰清虛熱,大棗益脾養血,參苓平胃散補氣健脾胃。共呈補脾益肺,補陰清熱之效。用于虛勞發熱、咳嗽咯血而脾胃虛弱,少食羸瘦的病人。
方中參苓平胃散出自《張氏醫通》,由平胃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加入人參、茯苓而成。
2、老鴨雞肉湯
老鴨1隻,母雞1隻(或各半),取肉切塊,加水适量,以小火炖至爛熟,加鹽少許調味服食。
源于《滇南本草》。老鴨、母雞肉皆善于益血補虛,故配合應用。用于産後失血過多,眩暈心悸或血虛所緻的頭昏頭痛。
鴨肉不能與什麼同食?
1、鴨肉不能鼈同食;鼈肉為鼈科動物甲魚的肉,具有滋陰涼血之功效。鴨肉屬寒性,而鼈也屬寒性,所以不宜配食。久食令人陽虛,水腫腹瀉。
2、鴨肉不能黑木耳同食;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适。
3、鴨肉不能栗子同食;同食容易引起中毒。
4、鴨肉不能兔肉同食;同食容易引起腹瀉。
5、鴨肉不能雞蛋同食;鴨肉忌與雞蛋同食,否則會大傷人體中的元氣。
鴨肉是發物嗎,當然不是,所以大家不用太過擔心,但是也要記住鴨肉不能與什麼同食,避免給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