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發物?
發物,指的是食物的“發性”。中醫認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于它本身特有的性味所決定的,這就是食物的“食性”。但如果不懂食性,對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或患者,食性就會誘發舊病,或加重已發疾病,或削弱藥力,這是食物的“發性”,也就是民間所說的“發物”。
發物是指富于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發物禁忌在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在通常情況下發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産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隻是對某些特殊體質以及與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使發病。
一般按其性能來分,它可以分為六類:一為像薤、姜、花椒、羊肉、狗肉等為發熱食物;二為像蝦、蟹、椿芽等為發風食物;三為像饴糖、糯米、醪糟、米酒等為發濕食物;四為像梨、柿及各種生冷之品為發積食物;五為辣椒、胡椒等為發動血食物;六為像土豆、蓮米、芡實及各類豆制品為發滞氣食物。
哪些食物屬于發物
照民間的經驗,一般都會認為羊肉、狗肉等是發物,因此對于很多有皮膚病或者是過敏體質等人群不宜吃這些食物。除以上的這些發物外,生活當中還有更多的發生,發物的食物有哪些?
按其來源可分為以下幾類:
1、像帶魚、黃魚、鲳魚、蚌肉、蝦、螃蟹等海腥類的食物,這類食品大多鹹寒而腥,對于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荨麻疹症,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玻
2、像蘑菇、香菇等食菌類的食物,過食這類食物易緻動風生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3、桃子、杏、銀杏、花生、芒果、楊梅、櫻桃、荔枝、甜瓜等果品類的食物,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疖、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疖,傷筋骨。
4、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蔬菜,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5、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驢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蛋、鴨蛋等食畜類的食物,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雞蛋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髒并腹瀉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雞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們屬于異性蛋白,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了異性蛋白質後出現病态反應。
除此之外,屬于發物的還有菜油、糟、酒釀、白酒、豌豆、黃大豆、豆腐、豆腐乳、蠶蛹及蔥、蒜、韭菜等。有時還将葷腥膻臊之類食品一概視為發物。
如果按照發物的性能分為:
像韭菜、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發性食物;像蝦、蟹、鵝、雞蛋、椿芽等發風食物;像饴糖、糯米、豬肉等發濕食物;像西瓜、梨、柿等發冷積食物;像海椒、胡椒等發動血食物;像羊肉、蓮子、芡實等發滞氣食物;魔芋,芋頭,泡菜,香菜,韭菜等民間長期實用結論性的食物。
按臨床治療可以分為6類
1、積冷發物。多具寒涼潤利之性,能傷陽生寒,影響髒腑運化,如冬瓜、四季豆、莴筍、柿子等。脾胃虛弱的人要慎食,過食會造成胃虛冷痛、腸鳴腹瀉。
2、助濕發物。多具有黏滞、肥甘滋膩之性。如糯米、醪糟、米酒、大棗、肥肉、面食等。患濕熱病、黃疸、痢疾等病者忌食。
3、滞氣發物。如大豆、芡實、蓮米、芋頭、薯類等。這些食物多具滞澀阻氣、堅硬難化之性,積食、諸痛者不宜食。
4、動血發物。多活血散血,能動血傷絡,迫血外溢,如羊肉、菠菜、燒酒等。月經過多、皮下出血、尿血等人忌食。
5、動風發物。多有升發、散氣、火熱之性,能使人邪毒走竄,如茄子、木耳、豬頭肉、雞蛋、蘑菇等。有荨麻疹、濕疹、中風等疾病者不宜吃。
6、動火發物。能助熱動火、傷津劫液,如煙、酒、蔥、蒜、韭菜、鹵制品、油炸物等。發熱口渴,大便秘結的人不宜食用,高血壓者應忌口。
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物有很多,但是發物也是食物,隻要大家适量的食物不會産生過多的副作用或引起身體不适,它隻是針對某種特殊的體質以及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起到誘發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