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又名生蚝,也叫海蛎子。鮮牡蛎肉青白色,質地柔軟細嫩。歐洲人稱牡蛎是“海洋的瑪娜”(即上帝賜予的珍貴之物),“海洋的牛奶”,古羅馬人把它譽為“海上美味——聖魚”,日本人則稱其為“根之源”“海洋之超米”,它是唯一能夠生吃的貝類。
牡蛎如何清洗?牡蛎的清洗方法
牡蛎的鑒别方法
1、長牡蛎:
殼大型、堅厚,長條形或長卵圓形,背腹緣幾乎平行,一般殼長為殼高3倍;殼長:左殼30~35cm右殼22~33cm。殼高:左殼9.5~10cm,右殼8.5~9.5cm。右殼較平如蓋,殼外面鱗片尖厚,自殼頂向後緣環生,呈波紋狀,排列稀疏,但趨向愈合,無縱褶;殼面平或具數個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黃褐色;殼内面瓷白色,有脊或無;殼頂兩側無小齒。閉殼肌痕大,呈蹄形,瓷白、紫棕色或黃色等,位于殼的後部背側。左殼稍凹或很深,殼外面鱗片較右殼更粗大,但形狀相同;殼内面頂部具寬大而長的韌帶槽,長度為寬度的2倍以上,顔色與右殼相同。無臭,昧微鹹。
2、近江牡蛎:
貝殼大形,堅厚,呈圓形、卵圓形、三角形和長形不等。殼長:左殼13~24cm,右殼12~24cm。殼高:左殼9~15cm,右殼8.5~14cm。右殼較左殼小,略扁平,殼外表環生同心狀鱗片,形狀随年齡不同而變化,一至二年生個體鱗片扁平薄脆,有的呈遊離狀,二至數年個體鱗片平坦,有的在後緣起伏或微波狀;多年生個體鱗片完整,層層相疊,堅厚如石。殼面具灰、青、紫、棕等色彩。殼内面白色,邊緣有的具灰紫色,無齒,閉殼肌痕大,腎形或半圓形,紫黑色,位于中部背側。左殼較右殼大、厚,同心鱗片與右殼類似,但層次少。殼内面白色,有的周圍呈灰紫色。
牡蛎的清洗方法
牡蛎一般不需要讓其吐泥沙。清洗牡蛎時,最好戴乳膠手套,把牡蛎放入水中,用刷子把牡蛎殼上附着的泥沙刷洗幹淨就可以了。
如果買的是新鮮的牡蛎肉,裡面往往混有破碎的牡蛎殼或其他雜質,隻要在其中滴入适量的植物油(花生油),就比較容易清洗幹淨了。
怎麼泡發牡蛎?
先準備一盆熱水,将少許小蘇打粉溶于熱水中,然後把牡蛎幹放在熱水中浸泡。泡軟了不僅容易洗幹淨而且能去掉牡蛎幹的異味,洗好後用清水漂洗幹淨就可以了。經過這樣加工的牡蛎幹無論怎麼做都會很好吃啦。
食用牡蛎的注意事項
1、如果選擇煮着吃,要将牡蛎的外殼完全煮開,外殼張開以後再煮3-5分鐘最佳。
2、如果要蒸着吃,等水完全沸騰後再放入牡蛎,待外殼完全張開後,再蒸4-9分鐘即可。
3、同時要注意,在蒸煮牡蛎的過程中,盡量用小鍋,避免用太大的鍋一次做太多,否則可能造成牡蛎受熱不均,使一部分牡蛎無法熟透。
4、另外,在蒸煮過程中無法張開的牡蛎,不要食用。
與“海鮮清洗”相關内容推薦
·黃蚬子怎麼吐沙子·扇貝怎麼洗最幹淨
·蛏子怎麼清洗幹淨·牡蛎如何清洗
·螃蟹怎麼清洗幹淨·黃鳝怎麼清洗沒腥味
·蛤蜊如何吐沙更幹淨·河蚌怎麼洗幹淨又好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