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一份關東煮語錄

一份關東煮語錄

美食 更新时间:2025-11-17 06:34:49

  有兩年多了,無論春夏秋冬,隻要不是惡劣天氣,幾乎每個夜晚,我住的小區附近運河橋頭,總會出現一個賣關東煮的小餐車。它是那種很常見的“小吃車”風格:車是一輛舊三輪車改造的,車廂上面架着放食材的許多小格子的水槽;車廂四角四根立柱支起一個長方形的頂棚,頂棚除老闆站的一面,餘下三面都下垂有二三十公分的一條橫闆,每一側上面都用廣告字寫着紅紅的“關東煮”三個字。

  我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是在兩年前夏天的一個晚上。當時我正沿運河散步,看到這個三輪車出現在橋頭一側的便道上。由于頭一次見到“關東煮”的招牌,有點好奇,就記住了它。當時的城管好像還比較克制,橋頭擺攤的也不管。這輛三輪就在衆多賣水果,襪子,衣服,玩具的攤點中間兀自待着,有點鶴立雞群的紮眼。

  它不像旁邊别的攤位開着擴音器大聲放着促銷叫賣,隻是安靜的在那。車上的水槽呼呼冒着熱氣,熱氣後面就是或靜立或忙活的攤主。他是個四五十歲的男人,不時用手翻弄着水槽格子裡的各種食材,有時接待接待買關東煮的顧客。我和他總是一錯而過,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我散我的步,他繼續侍候着他的“關東煮”。

  後來事情不知從何時起了變化,往日鬧鬧哄哄的攤點不見了,繁忙熱鬧的橋頭一下子冷清了起來,應該是管理者看到影響交通做了整治的緣故。别的攤點不見了就是“真不見”了,而“關東煮”總會在城市的人結束散步大都“回窩”時候出現在老地方。此時,方才還行人衆多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隻有發出黯淡白光的路燈伴着孤獨的它。

  遠遠望去,高高路燈杆下的小餐車,被路燈的光柔弱無力地環抱圍繞,像母親懷抱裡的孩子。這小車頂棚下按着一盞明亮的電燈,傾瀉的燈光下關東煮的水蒸氣飄飄袅袅。黯淡光影中一簇明亮,其間蒸騰飄渺的熱氣仿佛給這清冷的城市多了幾許溫暖。不知不覺間,這“關東煮”悄悄地在我心裡有了份量,我不再對它“視而不見”了。

  有次大雪過後,夜裡十點多,寒風徹骨,我騎車回家。臨近橋頭,遠遠看去,那“關東煮”還在。白茫茫大地,道路的積雪被車碾壓成了一層冰,嚴冬的深夜路上看不見幾輛汽車,更沒有幾個行人。那“關東煮”的小車形單影隻停在路邊,發出弱小但明亮的燈光,一團團蒸汽在燈光裡打着旋消失在燈光外的暗處,攤主被那蒸汽包圍着晃動着身子不知在忙活什麼。

  待靠近些,見那男人原來正擺弄水槽裡插滿各種食材的竹簽,由于天太冷,還不斷跺動着腳取暖。在他旁邊圍牆下背風的地方,停着一輛套着暖袖圍着擋風被的電動自行車,自行車旁邊蹲着一個穿着厚厚棉衣的漢子。此時,這漢子一隻手捧着一次性紙碗,紙碗騰騰冒着熱氣,另一隻手拿着一次性木筷,正在吃着碗裡的“關東煮”。看到這,我忽然心裡一振,莫名感動起來——寒冷冬夜裡,這是一碗多麼溫情的“關東煮”啊!我忽然想要看看這賣“關東煮”的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竟有了了解他的沖動。但這隻是一瞬間的閃念,冬夜嚴寒,方便打擾嗎?遲疑間,我的自行車劃過餐車,又一次和他錯過了。

  過了幾日,我又想起此事,決計去找他。于是晚上十點多,我穿上厚衣服,厚棉鞋,走出小區。隔河望去,對岸路燈下的小車亮亮的果然還在。我興奮地大步穿過運河橋,哪知“近而愈怯”,我迅疾的腳步逐漸放慢下來,那人見我靠近,老遠臉上就沖我露出笑容好像覺得來了主顧。我和他對望一眼,沒敢細瞅,竟又從他旁邊過去了,錯過間感到他臉上的笑容收了回去,有點失望的樣子。我佯裝沒事,繼續前行了一段路,心裡一直責怪着自己,想到自己剛才行為的幼稚,不禁笑了出來。我馬上折回,又走到他身邊。

  我駐足在車前,四下裡無人無車,隻有無言站着的路燈陪伴着我倆。這時我才得以仔細觀察他,他不高的個頭,不胖不瘦的身材,穿着長大的棉服,紮着花布的圍裙,頭上頂着套頭的棉帽,一張眉目清秀的圓圓臉頰,此時正沖我笑。

  我開口問他:“看你在這老長時間了,哪年開始的?”他沒正面回答:“好幾年了。”我聽出他的異地口音,就問他:“關東煮是從東北過來的。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是東北的吧?”“不是不是”,不知他說的“不是”是怎麼個意思,是說自己不是本地人?還是說不是東北人?我感覺到自己的唐突。這麼冷的半夜兩個陌生人唠閑嗑兒确實有點不正常。

  剛才我和他是并排站到一起,現在我踱到小車前面,像個顧客一樣在小格子裡選了幾樣食材讓他裝起來。弄東西的空當我繼續問,這會兒他變得不那麼不願回答了。可能也是因為我剛才心裡發虛,不大自然,語氣甚至有點結巴,他看出我的窘态,為了寬慰我的原因。當時我就是有這種感覺,這感覺或許是他一直善意的微笑傳遞給我的,也未可知。

  原來他來自兩千多公裡外的四川,專門找人學了做這個的手藝,在這裡租房幹這營生。白天在家準備食材,晚上出來擺攤。原來城管管的松,還能多幹一會兒。打今年不知怎的,突然就嚴了,有時候晚上九點半還出來攆他。他也沒時間幹别的工作:這個“關東煮”賣的時候簡單,一直煮着,來客人時撈出來放上湯汁佐料就行了,很省事;但是準備食材就很麻煩,許多東西得自己親手做,白天的時間都用來為晚上出攤兒做準備了。原來一天能收入幾百,現在天冷了人們不願出門,也就能收入一百塊錢左右。收工時間沒準,有時候就得到半夜十二點。

  我倆正說着,過來了一輛電車子停在攤前,我趕緊閃在一邊讓出地方。騎車的好像是才下班回來,大棉襖上滿是灰土漬,是個四五十歲的漢子。來人說到:“都給弄肉的!”聽說話的語氣,看來是常客了。

  我于是向老闆道了别,提了我的關東煮往家走去。過了河,回望對岸,那顧客還沒走,在那站着正抱着碗在吃,他的頭部上面也飄起袅袅的蒸汽來。

  忽想起日本電影《深夜食堂》,裡面林林總總的夜歸人在不大的飯堂發生的悲歡故事。這一個小小的“關東煮”,一人一車,孤守深夜,也為小城夜歸人準備着溫暖的食物。這就是小城版的“深夜食堂”了!

  何畏暗夜心頭冷,聊以關東煮冬寒。祝福所有努力生活的人們!

  一份關東煮語錄(聊以關東煮冬寒)(1)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