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

美食 更新时间:2025-11-17 06:32:52

  雙節同慶,假期狂歡。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個8天的長假會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共度好時節。親朋聚會時,家鄉的美食必不可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将帶您走進山東16地市,盤點一下不同地市的代表美食。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1)

  中國人講究并善于烹饪,對于菜品的制作可謂相當考究了,唐宋時期,菜系派别逐漸顯現出來。清代初期之時,以魯,川,粵,淮揚為代表的四大菜系便已逐漸成型。清末時期,又以原有的四大菜系衍生出浙,閩,湘,徽四大新興菜系,構成如今我們熟知的八大菜系。

  今兒個,我不得不給各位夥伴隆重推介一下來自我家鄉的代表菜系,八大菜系之首---魯菜。魯菜一直是廚師的自發性菜式,說白了,就是完全由廚師自己摸索出來,研究出來的菜系,魯菜注重食材,工藝複雜且繁瑣,及其考驗廚師的功底,南北大菜,宮廷滿漢全席宴基本上都以魯菜為主,可見魯菜之重要性!

  當你漫步泉城街頭,随口提起曾經的“魯菜三大店”,小年輕想必是滿腦子充斥着疑問的。但對于老濟南,老饕客來說,如果不能張嘴說出“聚豐德”“燕喜堂”“彙泉樓”,那還真有點對不起自己老饕客的這個稱号。

  今天的我們就乘着時光,探尋曾經譽滿全國,蜚聲遐迩的濟南“魯菜三大店”!

  彙泉樓

  “彙泉樓”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創辦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的“錦盛樓”。《濟南飲食行業志(1886—1981)》就是以“錦盛樓”開業為發端的。1936年“德盛樓”股東變更,始稱“彙泉樓飯莊”。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2)

  江家池畔的“彙泉樓飯莊”舊址,20世紀70年代

  魯菜中“濟南菜”的招牌菜,很多出自“彙泉樓”。以糖醋黃河鯉魚,活魚三吃,紅燒面筋等享譽泉城,糖醋黃河鯉魚,一直被尊為山東名菜之首。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3)

  1978年中國财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菜譜(山東)》中——糖醋鯉魚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4)

  20世紀80年代,“彙泉飯店”宋其遠廚師制作的正宗“糖醋黃河鯉魚”,其刀茬張開,外酥時間可持續更久。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5)

  20世紀80年代,“彙泉飯店”宋其遠廚師制作的紅燒面筋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6)

  “彙泉飯店”紀善祥廚師的絕活“清油盤絲餅”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7)

  1992年《曆下區志》——彙泉飯店外景

  “彙泉樓”遷出江家池街後,食客在泉池中點選活鯉魚的特色,成為了濟南人的記憶。“彙泉飯店”後來的停業,使其錯過了後來的“中華老字号”評選,更成為了老濟南人心中一個解不開的疙瘩。

  聚豐德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8)

  位于大觀園附近的聚豐德飯店前身是“長安飯店”,始建于1937年,後又改名為“紫陽聚豐德春飯”。至1947年8月,由原飯店的數十家股東集資創辦。新的飯店,新店開張,要為它起個響亮的名字,幾個人苦苦思索之後達成共識:一定要把新飯店辦成齊魯名店,要博采衆家之長形成自己的風格。因此他們決定,從三個大飯莊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即濟南聚賓園的“聚”字、泰豐樓的“豐”字、全聚德的“德”字,旨在盡取各家烹饪之所長,彙集三家獨特風味于一廚之意。

  聚豐德曾被譽為魯菜名師的“黃埔軍校”,培養出一大批中青年優秀廚師,成為傳承魯菜的佼佼者。先後有10餘人被調往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及駐外大使館工作,還有數十人榮獲“特級廚師”、“烹饪大師”、“高級技師”等榮譽稱号。飯店曾先後榮獲“中華餐飲名店”、“齊魯名店”、“全國綠色餐飲行業”、“中華老字号”等榮譽稱号。

  開業半個多世紀以來,聚豐德堅持正宗魯味取優,在烹調技藝上博采衆長,兼收并蓄,堅持正宗做法,保持傳統風味。他們的菜肴選料精、下料準,配料齊全,刀口均勻,火候适度,色、香、味俱佳。其中“九轉大腸”、“幹燒魚”、“蟹黃魚翅”、“烤鴨”等幾十種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以及與菜品齊名的精細面點“五仁包”、“豆沙包”、“油旋”、“宴席點心”等,均被收錄在《中國菜譜》、《中國名菜》中,深受國内外賓客的歡迎。其中,“油旋”還被中國烹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9)

  食之軟嫩不膩的魯菜名菜---九轉大腸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10)

  聚豐德烤鴨

  濟南的烤鴨,可謂聚豐德獨撐門面。烤鴨在制作的時候,多用焖爐烤制,與北京便宜坊類似。烤爐用磚砌成方形,頂部呈圓拱形,下面有一扇門。烤制的時候,把宰殺潔淨的填鴨用鐵鈎挂起。先用麥稭在爐子裡燒過,一般來說,一個爐子裡面要燒三個稭稈。等燒到無煙隻剩灰火時,将鴨子挂在爐内,關門烘烤。這種烤制方法烤出的鴨子被稱為焖爐鴨(全聚德是挂爐鴨),制作過程大約需要一個小時。鴨子烤熟之後,趁熱端上桌,讓客人看過之後,再由廚師将鴨子片成薄片。吃的時候,取荷葉餅夾上鴨肉,抹上甜醬,放上大蔥,卷而食之。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11)

  濟南聚豐德的鎮店之寶---油旋

  油旋是一種漩渦狀蔥油小餅,剛出爐的油旋色澤金黃,内軟外酥,蔥香撲鼻。油旋最早出現在濟南是清朝時期。相傳油旋是清朝時期的徐氏(今齊河縣)去南方闖蕩時在南京學來的。

  據說道光年間濟南城裡的鳳集樓是較早經營油旋的店家,光緒二十年開業的“文升園”飯莊,曾以經營油旋等衆多地方小吃而聞名泉城,民國初年時,濟南有十幾家經營油旋的店鋪,油旋成了當時名揚全國的小吃。如今濟南唯一得到制作油旋真傳的手藝人,是聚豐德的大廚、70多歲的蘇将林。由此,濟南油旋也成了聚豐德的鎮店之寶。

  毛主席來濟南時,也曾吃過聚豐德的油旋

  燕喜堂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12)

  燕喜堂創建于1932年3月,時值南燕北歸時節,便得了這個雅号,示意開業燕子報喜。它由兩座三進四合院組成,有兩個高大的門樓。今金菊巷1号為東院,是主人住宅,3号西院為店鋪,共有18間營業室,同時可容納200人就餐。創辦人趙子俊,老家曆城,16歲進城打工,20歲時到吉元樓飯莊打工,後來在芙蓉街北首開設的魁元樓跑堂。燕喜堂是在山東商業銀行董事董丹如的資助下開辦的。因趙子俊科班出身,他對菜品質量和特色的要求很高。爐竈掌門人侯慶甫、梁繼祥在烹饪技藝上追求典型的老濟南風味。

  燕喜堂的菜好,就餐環境又頗具家居生活的氣氛,給人以賓至如歸的感覺。很多人都以在此就餐為榮。趙掌櫃提出,做生意最講究與人“結緣”,就連拉黃包車的車夫也要請進來,不能怠慢,點菜更是豐儉由人。所以,開業不足兩年,便跻身濟南府餐館三甲。

  1952年燕喜堂遷至泉城路北。1956年公私合營,經理仍由創始人趙子俊的兒子趙鑫榮擔任。趙經理曾用大半年的時間搜集南北特色菜譜,不斷推陳出新。在一次濟南市的廚藝比武中,燕喜堂的師傅都名列前茅,生意也有了新的起色。1958年,這家老字号又搬到泉城路南衛巷口,後曾改名“紅星”飯店。1980年後重又改為“燕喜堂”。1986年新店又一次裝修時,還特意請詩人臧克家題寫了店名,挂在了裝飾一新的大門上。

  燕喜堂飯莊的傳統名菜有五星蘋果雞、清氽鴨肝、糟煎魚片、油爆雙脆等,均系當年爐竈掌門人梁繼祥師傅的傑作,深受顧客贊賞,成為曆下風味的名菜代表。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13)

  清汆鴨肝

  此菜特點:鴨肝十分鮮嫩,咬開後,還帶有細血絲,清湯呈淡茶色。

  濟南本地人愛吃魯菜館推薦(雙節同慶美食假)(14)

  油爆雙脆

  此菜特點:南酒、味精,颠翻融合,盛入平盤。菜色呈紅白,質地脆嫩,味道鮮美。

  (部分内容綜合自網絡)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