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柔嫩嫩,活力彈彈,潤滑清涼,一口一個爽。果凍的滋味,老少皆無力抗拒啊。 其實想吃果凍,台灣的一種水果,就能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欲哦~
10月左右成熟期,現在吃它,正好!
而它,就是曾經貢茶的百搭配料來源——【愛玉果】!
作為台灣的特有種,雖然現在大陸也逐漸培育出,但是靠藤蔓依附在森林裡的岩石或樹幹上生長開花結果的愛玉果,仍然屬于收獲不易的品種之一。
首先從生長上看,它需要一直爬上樹冠頂層,接受太陽的沐浴,才會結果。有時候一等待,就是十幾年的時光了~翠綠的芽,森綠色的果實挂在枝頭,有點像芒果。而水果外皮上一些白色的斑點,則讓它又有點像梨。
和無花果差不多的愛玉果,隻看得見果實,根本看不到花朵。而為了讓愛玉結果,在雌果和雄果之間授粉,則需要一種寄生在雄果裡的特殊小蜂,這種比蚊子還小的小蜂,也是台灣的特有種。寄生在雄果裡的特殊小蜂,負責專業授粉。
所以業内曾一度有着“愛玉果離開台灣難以成熟”的說法。當然,随着技術的進步,如2009年林國恩台灣愛玉果農業觀光園,就已成功種植出愛玉樹啦~
好不容易等到愛玉果成熟了,成熟的果實卻分雌雄異株,隻有雌果才含豐富果膠,雄果隻起到授粉的功能。所以市場上賣的,都是具有經濟和實用價值的愛玉雌果。
而那種白色乳液狀的果膠,是一種極具粘性的膠質。所以曾經台灣嘉義縣人,都是手沾面粉處理果實,去頭削皮,讓它們暴曬在太陽下。
随着愛玉果逐漸變軟變幹,果實的内部也逐漸暴露出來,淡黃色的愛玉籽,排列整齊簇集在一起,毛絨絨的,是不是像極了無花果?
把它翻過來,繼續曬幹或烘幹。加工的時候把那個絨絨的部分,慢慢刮下來,這就是市場上常用于制作果凍的【愛玉籽】啦~
整個過程,讓人不由不感歎大自然生命力之強和人類智慧的無窮盡了。
那麼,愛玉果怎麼做成,讓人吃了完全停不下來的果凍呢? 《台灣通史·農業志》曾記載,愛玉子“産于嘉義山中。舊志未載其名。”清道光初年間,一位福建同安人經常到嘉義采購土特産,一天,經過大埔鄉時,因天熱口渴,就到溪邊找水喝,卻看見溪水凝固成凍,用手捧起來一喝,清涼解渴,沁入心脾。一看,原來溪邊有棵樹的果子,輕輕一揉,就能擠出果漿。于是,他撿了一些果子回去,用水一洗,水馬上凝固成晶瑩剔透的果凍,灑上一些糖,味道特别好。而他有位女兒叫愛玉,正值十五歲,長得很漂亮,因在家裡沒什麼事可做,就做了一些果凍出來售賣,結果,吃了果凍的人都覺得它清涼甘甜,于是都稱呼這種果凍為“愛玉凍”,而愛玉子這種植物也應此得名。
從古籍裡的愛玉凍,延伸至今,現在的愛玉凍返璞歸真,仍然保留着真實的人間煙火味,成為很多人在家都能制作的一道小甜品,簡單易上手,大家不妨來動手一番吧~
愛玉果凍
材料:2顆愛玉果,涼白開
步驟:
1,用紗布包裹住愛玉籽或愛玉粉,把口封嚴實,對角紮緊實。
2,淨手,反複揉搓帶愛玉粉的紗布,将果膠擠出,直到沒有滑稠感,開水變粘稠淡黃色。
3,粘稠的淡黃色液體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後會成形,變成淡黃色的果凍狀,
4,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蜂蜜、黑糖等,或檸檬、黃桃等多種水果調味~
美食制作小貼士:揉搓的時候,會有少量愛玉籽表皮出來,不會影響口感,精益求精者可以用過濾網,過濾幾次。
這時候,一碗晶瑩剔透愛玉果凍就完成啦!
顔色淡黃雅觀,慢慢品上一口,口感Q彈爽滑,讓人吃了,完全停不下來~
而這種靜靜等候美食的時候,歲月仿佛停止,内心甯靜如水,一心隻有眼前,這就是愛玉果的魅力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