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玲珑的意思是?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中醫人,應該毫不猶豫地為百姓服務,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小巧玲珑的意思是?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中醫人,應該毫不猶豫地為百姓服務。
因為中醫知識,本來就源于民間。它也必然應服務于民間。
所以,我願意把我知道的,可以為老百姓所用的中醫知識,分享給讀者。
現在,我和你說一個小方子。它對于調治風濕病所緻的肢體麻木,特别有好處。
你來看看吧——
準備中藥絲瓜絡、雞血藤、防風、秦艽各5克,剪碎成小塊以後,一起放入大水杯裡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飲用之前,務必先悶蓋15分鐘。可以一邊喝,一邊加沸水。上下午各一劑。在服用期間,務必避免受寒、受風。這小辦法,最初也是我跟師學習的時候,看老師用過的。
那陣子,找我老師治療風濕痹痛的人很多。當時,我就坐在老師的身邊看着。
漸漸地,我體會到,大部分風濕病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症候,就是肢體麻木。在麻木的同時,可能伴随關節屈伸不利、肌肉酸痛等現象。還有的人肢體麻木而發沉。
而對于麻木現象比較明顯的人,我老師往往囑咐患者,用雞血藤、絲瓜絡、秦艽和防風來泡藥茶喝。甚至對于輕症、沒時間熬藥的人,幹脆隻用這個藥茶方子。就結果來看,大部分人還是有效果的。雖然談不上效果多好,實現徹底治療,但是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是可以的。
漸漸地,我就把這個小方子記住了。口訣是:房子裡一隻雞,愛吃辣椒和絲瓜。房,指的是防風。雞,指的是雞血藤。辣椒指的是秦艽,絲瓜指的是絲瓜絡。
這裡頭的四味藥,組合很精妙,稱其小巧玲珑并不為過。
其中的秦艽,是中醫治療風濕病的要藥。它最初載于《神農本草經》,性味苦、辛、平,入肝經、胃經和膽經。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祛風除濕、通經活絡。風寒濕邪侵襲人體,郁滞經脈,導緻氣血不和,形成肢體麻木、關節僵硬、肌肉酸痛,秦艽憑借其祛風除濕通經之效,可以治療。
風濕病,有偏寒和偏熱之分。秦艽性味相對平和,所以無論寒熱,都可以用。
秦艽和防風搭配,算是傳統藥對之一。防風,本質上是辛溫解表藥,但是也有祛風除濕之能,尤其是針對風邪,它的效果更明顯。秦艽配防風,祛風、除濕、止痛,是整個這個藥茶方的基礎。
雞血藤,是一味活血藥。它一方面可以活血養血,化解淤血,還能舒筋通絡,對寒濕痰濁阻痹經脈,氣虛運行不周所緻的肢體酸痛、麻木有很好的效果。
絲瓜絡,這個藥材你一看就知道,它的樣子特别像人體經絡,密密麻麻、絲絲纏繞。所以說,這個藥材曆來被認為可以通經活絡,打通經脈。因此,它可以治療經絡阻痹所緻的疼痛。現代研究發現,絲瓜絡确有抗風濕的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有促進紅腫消退和炎症吸收的作用,止痛之效确切。
所以說,秦艽、防風、雞血藤、絲瓜絡這四味藥,組合在一起,既能夠祛風除濕,還能夠養血通經,對于肢體頑麻有較為全面的調理之效。筋骨風濕病患者,如果骨節疼痛、肌肉麻木、手足拘攣屈伸不利,用這個藥茶是比較科學的。
不過,雖然理論上講,這四味藥配合性味平和,寒熱均可,但是畢竟性味偏溫。因此,對于關節紅腫熱痛十分明顯,且伴發口渴、煩躁,或者素體陰虛火旺的人,不宜用。麻木不因風濕,而是因為血虛失養的人,慎用。脾胃虛弱、便溏尿頻,陽虛、氣虛之人,慎用。總而言之,它針對的是身患風濕,但是體質尚可的人。老弱重症患者,要另當别論。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