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今天想和你聊聊脫發的問題。
現在好多人,才剛過而立,頭發卻所剩無幾了。
年紀輕輕頭發沒了,那怎麼行?
于是,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大都會給你開具非那雄胺片。細心的小夥伴看了看副作用,不禁還是有些擔心,于是跑來詢問遠志,中醫有什麼治療脫發的辦法?
中醫認為,脫發的病因主要在腎肝。
腎藏精,其華為發。說的是腎主封藏人體五髒六腑之精華,腎精不充足就容易導緻頭發缺少營養供應,而引起頭發脫落。
《素問》:"腎氣盛,齒更發長"。
肝藏血,發為血之餘。說的是頭發是血液的産物,血液充盈,頭發自然飽滿烏黑。
《諸病源候論》:"若血盛則榮于須發,故須發美,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須發秃落。"
若是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血液運行無力,自難上輸到人體的颠頂,頭發毛囊得不到血液的滋養,就容易萎縮,久而久之,就會引發脫發。
《醫林改錯》:"皮裡内外血瘀,阻塞血絡,新血不能養發,故發脫落。"
然,脫發的問題并不局限于肝腎不足。
中醫講,肺主氣,司呼吸。肺是人體最主要的與外界交換氣體的器官。若是吸入過多的廢氣,直接影響到濁氣排出以及營養供應,頭發又是身體末端的器官。肺主皮毛,肺損,很容易導緻皮毛失養而脫發。
所以你去看,那些老煙槍,或者是長期居住在化工廠邊上的人,平時吸入了大量的廢氣和毒素,這些廢氣毒素容易通過鼻腔吸入到我們的肺部,對肺造成一定的損傷,肺敗則皮毛先絕啊。所以,這也是有些人服用了各類滋補食品或藥物來改善脫發,效果卻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我們前面講的是血虛、血瘀,毛發得不到滋養,因而容易脫落。其實血熱也同樣容易導緻脫發。血熱就容易生風,風熱随氣上竄至頭頂,毛根得不到陰血滋養,頭發就會突然脫落。而血熱者,女性偏多。
所以,有些女性朋友,本來頭發又黑又粗,可每次洗頭的時候,總發現自己的頭發一把一把地掉頭發,頭發明顯減少,更有甚者都不敢洗頭了,其實啊,這多由血熱所緻。
還有啊,現在的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工作壓力也與日俱增,996、007的工作模式早就習以為常,在如此競争激烈的現今,人們的焦慮也是愈來愈多,憂郁積于心頭,肝木失于疏洩,一來久郁生熱,熱極生風,二來肝木易生心火,肝風内動、肝火上炎,同樣易緻血熱脫發。
此外,加班加點的人多有熬夜的習慣,不僅生物鐘遭到破壞,生活節奏被打亂,缺覺失眠,使頭發得不到正常的養分和休息,積勞成疾,加之熬夜最易傷陰,陰血本就是頭發養分之根本,陰血損耗一樣容易造成脫發。
除此以外,造成脫發的原因還有很多。然而,諸多原因歸于一點,還是血虛、血瘀、血熱所緻。
血虛,則氣血運行無力,難以上榮于颠頂而供給給頭發養分;
血瘀,則氣血瘀滞不前,供給給頭發養分的去路被堵塞了,頭發自然枯槁脫落;
血熱,和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明白了,你去給家裡的花花草草澆水的時候,我想應該沒人會用開水澆花吧,血熱所緻脫發也同樣是這個原因。
因此,治療脫發的大方向還是要治血。
今天,向大家功可活血、行血、涼血的方子——二仙丸,出自《古今醫鑒》。
二仙丸:側柏葉、當歸。
别看方子小,才兩味藥材,都是治血生發之良藥。
側柏葉雖以葉為名,但入藥的部位除了它的葉子,還有它的枝梢。
側柏葉是一味苦寒的藥材,苦能降洩、寒可清熱,主入肝經血分,是故,側柏葉善清洩血中實熱,為涼血之要藥。
此外,側柏葉兼具澀味,澀可收斂,又入脾經,脾主統血。說的是脾有統攝血液在經脈運行,防止外溢的功能。因此,側柏葉長于抑制血熱妄行于外而引發的出血問題,諸如小孩子流鼻血、婦女崩漏不止到都是血熱出血所緻。
《别錄》:"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
《本草正》:"善清血涼血,去濕熱濕痹,骨節疼痛。"
側柏葉
當歸補血,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當歸味甘而濃厚,功專補血,但凡是血虛諸證都可以用當歸來改善,前人素來便有“十方九歸”的說法,說的是十張補血的方子,大概有九張方子都可以看到當歸的影子。
然而,若單單隻是補血,當歸也稱不上是“血中聖藥”,
其味辛而善行,又長于行血,因此,當歸可以一邊補血,一邊疏通經脈而活血,補中有行,行中有補,既善補新血,又可化瘀血。
瘀血得除,新血得補,自然可以源源不斷地向颠頂輸送血液和養分,頭發何來枯槁脫落?
《珍珠囊》:"頭破血,身行血,尾止血。"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及主癥癖。"
當歸
然,方無常方,量無常量,
方子講到這裡暫時是講完了,然,方無常方,量無常量。
若是氣虛者,可酌加人參大補元氣。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人參,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衆所周知,人參皂苷是人參的有效成分之一,其中,單糖人參皂苷rh2雖隻占人參萬分之一,但每日補充含量16.2%吸收利用率好,小分子易吸收,功效明确不易上火。
人參
如果真上火了怎麼辦?再加用點清熱解毒的金銀花即可。
金銀花
或者将人參換成黨參也可,黨參和人參功效相似,但藥效要比人參來得更弱一些。
黨參
血瘀甚者,可酌加三七、丹參等活血化瘀的藥材;
三七
丹參
血虛甚者,當加用川芎、黃芪等行氣行血的藥材;
川芎
黃芪
血熱甚者,宜加用生地、白茅根等清熱涼血的藥材。
生地
白茅根
看到這裡,難免會有人跑出來擡杠,說中藥既然這麼好用,那豈不是沒有光頭了?
須知,藥非神藥,醫非神醫,藥物隻能起到改善的作用,若是不及時更正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或是不注重生活環境,單靠藥物,怕是不能盡如人意啊,你說是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