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01 12:49:01

聽說當代年輕人的三大困擾分别是:貧窮、脫發和沒貓。僅就貧窮而言對于我們的傷害是,買不起想要的東西、吃不起想吃的東西、去不了想去的地方。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沒錢讓我變得容易嫉妒,而嫉妒又使我醜陋,醜陋使我更加貧窮……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日本料理刺身中的極品)1

我原本以為,對所有人來說“吃”是意見很快樂的事情,但是看完日料界的扛把子食材,我發現,有錢人的快樂我根本想象不到。

我們都知道,日本料理最為講究食材的新鮮,對食材的要求近乎苛刻。

而所有可以生吃的食物都是令人着迷的,在衆多刺身食材中,味美鮮香的金槍魚堪稱生魚片中的極品。同一條金槍魚身上,不同部位的魚肉口味也不同,金槍魚多層次的美味口感,是世界公認的“刺身之王”!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日本料理刺身中的極品)2

刺身,大約是日料中最“簡約而不簡單”的菜品了。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日本料理刺身中的極品)3

【藍鳍金槍魚】金沢日本懷石料理供圖

中國早于周朝就已有吃生魚片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23年。在日本,公元14世紀時,吃刺身便已經成為時尚,那時的人用“脍”字來概括刺身和類似刺身的食品。

金槍魚一直被奉為至尊美食。其中又以藍鳍金槍魚肉質最佳。5毫米左右的魚片,再點一點鮮芥末,蘸取醬油食用。在入口的一刹那,金槍魚的柔嫩、醬油的鹹鮮、芥末的鮮辣交融在一起,噴薄而出,讓人驚豔。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日本料理刺身中的極品)4

【刺身盛合】金沢日本懷石料理供圖

那麼,藍鳍金槍魚究竟有多珍貴?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日本料理刺身中的極品)5

2017年,在東京築地水産市場迎來了作為開市的重頭戲之一的“金槍魚拍賣”,其中最大的一條重達212公斤的藍鳍金槍魚被的拍賣成交價約合450萬人民币

不僅如此,事實上,由于生長緩慢及過度捕撈,不僅是這麼大的藍鳍金槍魚,一些漁船目前連幼魚都不放過,藍鳍金槍魚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已經進入瀕危物種名錄。

數據顯示,太平洋藍鳍金槍魚在1961年的成魚資源量約有16萬噸,而到2014年隻有約1.7萬噸,因此現在捕撈到的已多是幼魚。目前,日本政府已經開始限制藍鳍金槍魚的捕撈條數,每年捕撈的成年金槍魚數目不超過10條。

所以,正宗的藍鳍金槍魚目前并不多見。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日本料理刺身中的極品)6

【藍鳍金槍魚中腩刺身】金沢日本懷石料理供圖

藍鳍金槍魚有多好吃?

藍鳍金槍魚的脂肪含量大約是15%,黃鳍金槍魚隻有2%。在金槍魚的世界裡脂肪即正義,脂肪含量越高口感會更加細膩。

當然金槍魚除了稀有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營養價值,藍鳍金槍魚低脂肪、低熱量,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豐富的氨基酸,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保護肝髒、激活腦細胞、減肥美容、平衡身體所需的營養。

由于金槍魚各部位的油脂、香味、口感均不相同,所以在品嘗金槍魚時,食用的順序與方法不正确,美味就會大打折扣。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日本料理刺身中的極品)7

【藍鳍金槍魚大腩刺身】金沢日本懷石料理供圖

由于魚肉本身未經過任何調理,要的就是那自然的鮮甜,因此用餐時,一定要先品嘗魚肉刺身,然後再吃其它的熟食。如果順序被颠倒,那麼口中的味蕾已經被其它調味品所刺激,再吃金槍魚可能無法很好的體會它鮮美的滋味。

應該先吃赤身、再吃中腩、最後才吃大腩的順序,這樣才能享受不同部味所帶來的口感與層次。因為大腹的油脂含量是最豐裕的,若第一口就吃大腹,其它部位會在這種強烈的口感對比下顯得索然無味。

在日本捕撈到的野生藍鳍金槍魚屬于太平洋藍鳍金槍魚,最受料理人和食客推崇。認為它脂肪肥美,但口感清爽,有回甘。

這才是正宗的金槍魚刺身(日本料理刺身中的極品)8

【藍鳍金槍魚拼盤】金沢日本懷石料理供圖

先說大腩,這個部分的脂肪有如霜降一般的紋理,肉質柔軟,脂肪融合在魚肉之中,沒有明顯的筋肉。蛇腹位于金槍魚腹部的底端,這個部位脂肪豐腴,有明顯的筋肉。

再說中腩,中腩在金槍魚腹部和背部都有分布,含有适度的脂肪入口既可以感受到脂肪的甘甜柔美,也可以感受到魚肉微微的酸味,是介乎于大腩和赤身之間的口感和味道。

最後說赤身,赤身是“三兄弟”裡脂肪最少,顔色最深的部分。在金槍魚體内分布廣泛,尤其集中在圍繞脊骨的部分,價格也相對便宜。雖然很多人偏愛大肥脂肪爆棚的感覺,但赤身所具有的金槍魚特有的清淡微酸的味道其實也挺耐人尋味的。

其實,我們迷戀日料的精緻,是迷戀唇齒間那一抹難以言說的禅意,而在此處你便可以靜下心,好好感受食材原始的味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