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是把糧食、肉、水果等經過發酵釀制成稠糊狀調味品。我國食用和釀制醬的曆史悠久,人們把難以保存的肉類食材,放到醬缸裡面,經過腌制食材吸收了間的風味,經過風幹,食材可以長久的保存下來。
在我國著名的烹饪著作《調鼎集》中就有關于醬鴨的記載:"生鴨周身塗甜醬蒸。又,生鴨塗甜醬懸挂當風處一月臨用洗去醬蒸。"
醬鴨是最常見的家常菜之一,全國各地多有不同的做法方法,江、浙、滬一帶最多,其中以太湖醬鴨、杭州醬鴨、禾城醬鴨為著名,芳香油潤,鹹中帶鮮甜,富有回味。而說到禾城醬鴨,就必然會提到百年老字号——陸稿薦醬鴨。
據有關曆史記載,陸稿薦醬鴨店為陸氏夫婦初創于康熙二年,即1663年,至今已有350多年曆史了,陸稿薦醬鴨呈褐紅色光澤,油潤光亮,入口肉質酥嫩,鹹甜适度,清醇香美,表裡皆鮮。
大約在6年前買過杭州萬隆醬鴨,色澤醬紅,鹹中帶甜,回味悠香。後來又買過一次味道大不如前,現在集市上買的醬鴨和古法制作獨有不同,味道多數是鹹而沒有了回甜。再想吃醬鴨了就自己在家做,雖然不如古法制作的好,但是不會鹹。
醬鴨 色澤紅亮,鹹甜适口
原料:麻鴨1隻(約1000克)。
調料:食鹽10克,醬油10克,冰糖20克,甜面醬35克,蔥、姜各25克,蜂蜜5克,八角2個、丁香、桂皮、草果各少許,色拉油30克。
做法:
1、先将麻鴨沖去血水,洗幹淨。
2、鍋上火倒入清水、大蔥段15克、姜片10克、黃酒20克,燒開打去浮沫,煮約20分鐘撈起控淨水。
3、鴨子趁熱,塗上甜面醬,腌制大約30分鐘。
4、色拉油倒入鍋中,下人蔥、姜、香料炒香,倒入黃酒、醬油、食鹽、水,調好味道,放入鴨子大火燒開,用文火煲2個小時,收汁,淋入蜂蜜燒開,改刀裝盤即可。
Tips小貼士:
選用一年半的麻鴨,肉質緊,不油膩,根據鴨子的老嫩程度控制燒制時間,收汁時要放入蜂蜜才能不苦且顔色發亮。
傳統中醫認為:鴨肉性寒涼,性寒,味甘,鹹,主大補虛勞。滋五髒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一般人都适合食用,尤其體熱、上火、虛弱、食少、便秘、水腫、心髒病、癌症患者和放療、化療後的患者宜食。
醬鴨是作為傳統的老菜,承載了很多時間風味,醬通過浸漬和滲透的作用進入到鴨子肉裡面。醬鴨通過風幹失水讓醬的味道留在食材裡。醬鴨烹調時最好是蒸,或者煮讓食材複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