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7月5日,“防水茅”東方雨虹早盤一度跌停。
作為防水建材領域的扛把子,東方近年來享受到一波業績與估值齊飛的優厚待遇。公司自2020年開始,戴維斯雙擊下,短短一年股價翻了約2.4倍。2021年8月公司最高市值超過1600億元。
而9月份恒大的暴雷事件給建材、家居公司普遍的殺估值效應,目前東方雨虹的估值來到22倍,市值為1174億。盡管近段時間房地産政策暖風頻吹,但下行周期陰雲尚未徹底散去,新階段下公司如何走出陰霾?
成立于1995年的東方雨虹是目前國内防水建材領域的絕對龍頭。
按照2021年上半年防水業務(防水卷材、防水塗料、防水施工)收入規模,東方雨虹為以130.97億元,遙遙領先于排名第二的科順股份37.6億元、第三的凱倫股份11.48億元。
不僅如此,東方雨虹還圍繞防水這項優勢業務打造了建材、建築 塗料、無紡布、特種砂漿、修繕及保溫材料六大産業。
目前,建築塗料業務增長迅猛,已成為公司第二大增長點。數據顯示,公司2016年收購進來的德愛威建塗子公司,2017年-2020年,銷售收入從0.5億元增至12億元。最新消息顯示,2021年預計取得28億元的收入規模。
對于一家市場地位穩固,業務多點開花的龍頭綜合建材公司,其關鍵投資抓手便是未來還有多長的雪坡?
這就要具體分析公司的主要業務模塊,我們分别從防水建材、建築塗裝、TPO及其他業務入手。
首先是防水建材。根據中國建築防水協會統計:2020年,我國723家規模以上防水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累計為1087億元,同比增長4.6%。
這僅僅是規模以上企業的市場規模,因為我國建材行業集中度相當分散,目前對整體市場規模尚無确切數字。不過可以參考的是,前瞻研究院根據預計規模以上企業占比為60%,測算出的1811億元;以及德邦證券綜合新房竣工,存量房翻修、老舊小區改造以及國家基建投資測算出的1730億元。
大體上估算,2020年國内防水建材行業的市場規模在1700億元上下,按照5%的年複合增速保守預測,2025年,我國防水建材行業的市場規模約2200億元。
其次是建築塗料。根據中國塗料工業協會發布數據,2020年,全國1968家規模以上塗料企業總産量2459.1萬噸,同比增長2.6%,實現營業收入3054.3億元,同比下降2.8%。
不過,這一統計包含建築塗料、工業塗料與通用塗料與輔材三大類,其中東方雨虹所在的建塗約占總規模約1/3,市場規模近千億元。根據十四五規劃目标,到2025年,我國塗料行業總産值預計增長到3700億元左右,建塗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
目前,東方雨建虹塗業務收入約占總市場規模的1.48%,提升空間巨大。
再次是TPO與光伏屋面。根據投資者調研紀要信息,東方雨虹稱光伏屋面項目,不僅應用場景廣泛、同時單價高,約100-300元/平米(包含保溫和防水基層、光伏支架整個系統),施工周期也較房産業務短。
根據測算,光伏屋面防水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住宅業務(包括房産與非房)。其中工業屋面領域,全國每年大約有3億平米工業屋面投建,純防水就有300億的新增市場;加上30億平米的既有屋面改造,按照50%的改造率計算,潛在市場規模在1500億元左右。
這還不包括黨政機關大樓、醫院、學校、商場、體育館等公共建築屋面的新建和改造的,這塊規模甚至還會超過工業屋面面積。
盡管,東方雨虹目前在光伏屋面的收入不足5億元,但該細分市場剛剛崛起,并且公司又是國内最成熟的TPO服務商,競争優勢明顯。
最後,公司在保溫、砂漿、修繕、非織造布等業務所在的細分闆塊成長空間均不小,具體規模不再拆解。從上述業務空間測算不難看出,僅防水、塗料、TPO潛在市場空間就接近5000億元。
而眼下,東方雨虹最切實的增長邏輯是各模塊市占率的提升,圍繞“雙碳”目标,落地的各項政策有望加速建材行業的整合。
僅以防水建材市場為例,2020 年,公司該部分營收為217.3 億,占當年防水整體市場規模的約12%,後四名的科順股份、北新建材、凱倫股份、三棵樹分别為3.44%、1.82%、1.10%、0.51%,CR5不足20%。
政策将是建材市場集中提升的最大催化劑,傳聞一直要落地的防水新規提出兩大要求:1)保質期延長,從之前5年延長到25年,地下室與主體結構工程同壽命。(2)原來不強制做防水的外牆、鋼結構屋面也要做防水。
新規有望将許多技術水平差、生産工藝落後,環保問題突出的中小企業淘汰,此外外牆等部位的硬性防水要求,也會帶來至少50%的市場擴容。
樂觀假設,2025年,東方雨虹在防水建材領域的市占率達到30%,意味着營收超過700億元,再加上塗料、于其它業務,尤其是與TPO業務的爆發,公司總收入有望達到1000億元,将是2020年收入的4-5倍。
巨大的增量空間給了東方雨虹業績穩步增長的堅實基礎,這也是公司不懼當下房地産下行的最大底氣。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