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益生菌的發展前途

益生菌的發展前途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2 00:58: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宗媛媛 美編 宋溪

腹脹腹瀉,來點益生菌;免疫力低,來點益生菌;過敏體質,來點益生菌……在各大平台上,益生菌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萬金油。從固體飲料到壓片糖果,從口腔噴霧到修護面膜,五花八門的益生菌産品令人眼花缭亂。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益生菌市場亂象叢生,消費者在認知上仍然存在諸多盲區。

現象

萬物皆可益生菌 鼓吹功效忽悠人

“這款酸奶添加了益生菌,可以促消化,對腸胃特别好。”超市裡,促銷員賣力地推薦着一款益生菌風味發酵乳。相比起普通酸奶來說,這款酸奶身價不菲,135克裝的一小盒賣到10.3元。放眼整個貨架,類似這樣主打“益生菌”概念的風味發酵乳和乳酸菌飲料足有十餘種。

在電商平台上,益生菌産品更是種類繁多。除了餅幹、軟糖等各類含益生菌的休閑零食以外,還包括益生菌固體飲料、壓片糖果等膳食補充劑。從宣稱功效來看,不少商家鼓吹益生菌産品既對便秘、腹瀉、脹氣、腹痛有幫助,還能提高免疫力、緩解過敏症狀、改善陰道細菌感染,可謂包治百病的萬金油。

記者咨詢客服得知,這些益生菌産品大多并未獲得“藍帽子”保健食品标志,本質上仍屬一般食品範疇。根據《廣告法》規定,即使是保健食品,廣告也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不能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不能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

去年9月,養樂多曾因宣傳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等被罰款45萬元。此外,處罰書中還顯示,該公司宣傳“腸道内的有益菌會随人體正常排洩而流失,所以需要每天補充活性益生菌,保持腸内菌群平衡”,會使人誤以為不每天服用益生菌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宣傳“養樂多100毫升的小小一瓶足足含有100億個以上的幹酪乳杆菌代田株,每天一瓶可滿足成年人一天所需的益生菌”,會使人誤以為每天喝一瓶養樂多乳酸菌就會滿足人體所需益生菌,而忽略對除幹酪乳杆菌以外其他品種益生菌的補充。

前不久,北京警方打掉一個詐騙團夥。該團夥成員以保健品促銷員的身份向李大爺宣稱他們賣的“益生菌”膠囊可以溶血栓、降血脂。在他們的鼓吹引導下,李大爺先後花六萬餘元購買了相關産品,服用後病情反而更加嚴重。據嫌疑人交代,這些膠囊成本隻有十幾元,且根本不具有治病功效。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站在風口的益生菌甚至進入日化領域,開始從皮膚護理、口腔清潔等産品上做文章。以一款益生菌面膜為例,商家宣稱産品可以安撫熬夜肌、提升保濕力、增強肌膚防禦系統。而另一款益生菌兒童口腔噴霧,則标榜可以預防蛀牙。

問題

标示混亂水分大 代工泛濫門檻低

“乍一看都含益生菌,不知道究竟有什麼區别。”面對形形色色的益生菌風味發酵乳,程女士一頭霧水,“就算看配料表,也很難分清那些菌。”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此前曾對中國益生菌消費認知狀況進行調查。報告顯示,僅有16%的消費者能識别幾種常見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乳雙歧杆菌、短雙歧杆菌等。超過60%的消費者不知道乳酸菌和益生菌的區别,甚至34%的消費者認為乳酸菌就是益生菌。

“乳酸菌并不是一個嚴格的微生物分類名稱,隻要能發酵産生乳酸的菌,都屬于乳酸菌。”據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阮光鋒介紹,益生菌和乳酸菌不能簡單畫等号,隻有健康功效經過科學驗證過的、特定的乳酸菌菌株才可以稱為益生菌。

今年6月,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牽頭制定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則》正式發布。該團體标準要求,食品用益生菌和含益生菌食品均應标示菌種的中文名稱和菌株号;應标示在保質期内的益生菌活菌數量,推薦含益生菌食品在保質期内益生菌活菌數量≥1000萬 CFU/g(mL);不含活菌(益生菌)的産品,不應以“食品用益生菌”“食品加工用菌種(益生菌)”“益生菌××”“含有益生菌××”或其他等效名稱命名。

然而,記者仔細查看多款益生菌産品,發現不少标示信息中隻有菌種的中文名稱,缺少菌株号。至于活菌數量,則有商家将益生菌與乳酸菌混為一談。個别專門标出益生菌活菌數量,也遠遠不達标。一款益生菌風味發酵乳的配料表顯示,産品中所含的幹酪乳杆菌LC2W添加量僅為100萬CFU/100g,折合1萬 CFU/g,明顯低于團體标準推薦的益生菌活菌數量。更有甚者,一款号稱“添加益生菌,呵護腸道”的軟糖為滅活型,也就意味着産品不含有活菌,不屬于真正的益生菌産品。

事實上,即使是标示活菌看似足量的益生菌産品,依然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在采購網站上,關于益生菌産品代加工的信息比比皆是。“功效可以參考一下淘寶,一般就是促進腸道蠕動和吸收,改善腸道健康,提升抵抗力,改善過敏、口臭等。”一家食品工廠的業務員告訴記者,“益生菌主要是包裝,您可以找一款感興趣的産品嘗一嘗,再給我發一份,我們模仿做一個産品。”

在價格方面,利潤空間同樣驚人。一家生物醫藥公司銷售人員發來的價格表顯示,60克裝的益生菌固體飲料每盒最低6.5元,零售價可達78元。“這是現貨,代加工的話每盒不到6元。”另一家工廠銷售人員發來90克裝的益生菌凍幹粉樣品,稱“單品代理每盒20元,貼牌的話每盒13元左右。”而在電商平台,部分同類産品每盒售價上百元。

提醒

特定活菌要足量 輔助作用非治療

“如果希望益生菌能夠在人體内發揮作用,也需要滿足很多嚴格的條件,而且缺一不可。”阮光鋒談到,每一類益生菌發揮的功能是不一樣的,需要獲得特定菌種。如果本來要解決消化問題,但用的是提高免疫的益生菌,那麼用再多也于事無補。“雖然一些研究認為,不同菌株之間可能産生協同增效作用,但并不是所有菌株組合都具有這種效果。因此,益生菌産品中含有的菌株種類多少與其效果并沒有必然聯系,并不是菌種越多,效果就越好。”

在阮光鋒看來,獲得足夠數量的益生菌也至關重要。“要知道,我們的腸道中有上百萬億的細菌,如果益生菌的數量太少,益生菌也無法發揮作用。通常來說,一次吃不到超過一億個活菌,一般很難有什麼健康作用,而且得在一段時間内連續服用。”阮光鋒提醒,要想讓益生菌發揮作用,還必須保證進入腸道的益生菌是活着的。“現實情況是,目前市售的絕大多數益生菌産品很難滿足這些條件。因為活的益生菌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外界溫度稍有變化,就會導緻大量活菌死亡,而死細菌對腸道沒有任何作用。即使有益生菌存活,它們也很難通過胃液進入我們的腸道發揮作用,即使通過胃液的考驗,最後進入腸道中的量也非常少。”

據了解,在過去幾十年裡,科學家進行了幾千項研究,針對促進消化、改善腹瀉、拉稀、調節腸道菌群等方面都有許多研究結果發表,但遺憾的是,益生菌産品對人體的健康功效大多都沒有足夠的證據。

“益生菌的作用更多的隻是一種輔助作用,不能發揮直接的治療作用,益生菌的研究也是為了配合藥物治療,而不是取代藥物。”阮光鋒談到,此前,美國微生物學會曾經發布了一份有關益生菌的報告。報告指出,迄今為止,絕大多數益生菌在人體中的使用對于疾病處理而言都是預防和支持性的,而不是治療性的。“如果肚子疼、便秘,靠喝益生菌飲料還是很難起到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的。”

益生菌的發展前途(成了包治百病的萬金油)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