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廷軍 朗讀:梁雅
面食在北方具有多樣性——山東的大饅頭、河南的燴面、山西的刀削面、陝西的肉夾馍等等,不勝枚舉。
魯西南地區是小麥的主産區,以前寫過麥收記憶系列——割麥子、拉麥子、打麥子、脫麥子、曬麥子、打面,都是北方人最難忘的記憶。面粉是北方的主食,魯西南的面食當然也是豐富多樣,光家常的饅頭類食品就有很多種——饅頭、高馍、卷子、鹹卷子、花卷、糖馍、糖角等。
卷子
魯西南地區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山東煎餅,最多的是鏊子烙餅,和臨沂、泰安地區的煎餅做法雖然不一樣,但吃法卻是差不多,最著名的當然是卷大蔥了。
魯西南的水餅,也叫水烙馍,應該是魯西南面食中比較有特色的一種,做法比鏊子烙餅更要簡單,但其韌性十足、口感勁道,也算是一道散發着原始麥香的魯西南美味。
很薄
把面和好、醒好,搓成長條狀,再用手揪成或者切成雞蛋大小的面劑(ji四聲)子,團好壓扁,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餅,大約1毫米厚度。将鍋中的水燒開,箅子上面鋪上一層濕潤的籠布,把擀好的第一張餅放到籠布上,鋪平,蓋上鍋蓋,把火調成中小火開始蒸。第一張餅是最底下的一張,可以擀的稍微大一點厚一點,否則最後會很難揭下來。開始蒸第一張餅的時候,就可以擀第二張餅了,兩三分鐘擀好,然後打開鍋蓋,直接把第二張餅摞在第一張的上面。也不用擔心會粘在一起,因為在第二張摞上去之前第一張已經半熟了。就這樣一層一層的放下去,可以放到20幾層,最後蓋鍋蒸五分鐘左右,熄火,再将餅一張一張的揭下來,既不粘鍋也不相互粘連,對光一照還有點晶瑩剔透的感覺。
水餅
水餅的做法原始簡單,但口感确是非常的好。一張餅卷些鹹菜絲、蔥絲或者青菜,狠狠的咬上一口,既柔軟,又有嚼頭,那才是美美的味道。北京烤鴨的小餅子應該屬于水餅一類,但吃起來口感遠遠不如水餅勁道有力,可能是機械化生産的原因。
卷上鹹菜更好吃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做饅頭、卷子之類的食品需要發面,發面得需要一個過程。那時候沒有酵母粉,母親都是用老酵母進行發面,特别是冬天溫度低的時候,發面的過程就比較漫長,有的時候到了做飯的時間,但是面卻沒有發起來。但飯總是要吃的,母親就會臨時做些死面餅子,如果時間充足,還會擀些水餅。死面餅子既厚又硬,不好吃,我最喜歡吃母親做的水餅,熱乎乎、軟軟的水餅即便是卷上一根大蔥、一個辣椒,再蘸些醬,也是口感上不能再過瘾的味道,比發面的白饅頭還要好吃很多。
魯西南的水餅,無需發面,無需用油,沒有特殊的工藝,沒有任何的添加。美食就是這樣,越是簡單原始,越是值得回味。
簡單的記憶,也是揮之不去的鄉愁。
感謝菏澤廣播電視台主持人 梁雅 友情朗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