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
文/蔺農
01據說,這句話是華為老總任正非講的,碰巧在《任正非正傳》裡讀到過。
有注解,任正非講這句話是想強調,『能力再強,需要工作績效來體現。績效考核考評的是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過程行為和最終結果,而不是能力。』
『能力』二字在職場上常聽常說,但很難以統一的價值标準和衡量尺度做出判斷,就像做飯做菜一樣『衆口難調』。
如果以『結果導向』來論,能把事情辦成、得到一個想要的結果,就能體現出能力價值,反之,再強的能力也不過是『自我感覺良好』。
02職場中,新人們總會經曆一個考驗期,考驗的重點逃不脫『能力』二字。
在自身的『能力』沒有得到認可之前,說得多不如幹得成,幹得成不如幹得好,因為『事實勝于雄辯』總有它的生存空間。
考驗的本身或許不難,難的是面對考驗中那些挫折、喪氣、迷茫、不甘的情緒,該如何放空自我,振作精神,從頭來過。
比如,當滿懷信心拿出一個結果、别人不屑地來一句因為『不咋地』的時候,該怎麼想?怎麼辦?
這個時候,所謂的『能力』不是辯解,而是用更好的結果『反擊』。
要知道,當别人認為你沒有能力或能力不足的時候,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才是攻下對方的銳利武器。
03生活最終會獎勵走得遠的人,而不是走得快的人,因為走得快的不一定走得遠,走得遠的算總賬會是走得快的,就像『龜兔賽跑』的故事那樣,烏龜最終勝了兔子,烏龜的平均速度肯定比兔子快。
也許會有人不同意,職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拿下工作等于攻下山頭,可仔細分析那些成功或不成功的案例,有哪一例不是『成王敗寇』的翻版?
回到任正非老先生的那個觀點,不妨可以理解為『能力體現在績效上,有效有能力,反之無法體現能力在哪兒』。
人很難否認自己有能力,更難的地方在于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并獲得别人的真心認可,當然也可以選擇不需要讓别人認可,那就『勇敢做自己好了。』
04『茶壺裡煮餃子』是一句歇後語,正解是『有嘴倒不出』。
有嘴倒不出,原本指『嘴笨不會說,說不出,說不好,說出來的東西不能真正體現出自身的能力水平』,等等。
可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難的時代,能煮熟餃子,還能完整『倒出餃子』,收獲到的東西會不可限量;反之,說啥都是白搭。
老話講,『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去溜溜』。
身為職場人,無論以前多麼牛閃閃、金燦燦,此刻以後,倒不出來『餃子』,或倒出來的是破破爛爛的『餃子』,在别人眼裡都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P』。
05從『煮餃子』到『倒餃子』,看起來是一道工序,其實背後隐藏了别人看不到的很多道工序。
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保證煮熟的『餃子』能順順當當倒出來,這就有點技術成分了。
以個人的實踐和分析,以下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第一種方法:把『餃子』包的足夠小,小到煮熟膨脹以後,還能順着茶壺嘴兒滑出來。
應用到職場上,就是根據你自身的工作崗位,把小事做好,做到極緻,做到讓人感動,做到那個圈子之内找不到第二個可以替代的人,你就成功了。
第二種方法:買一個嘴兒足夠大的茶壺,大到能倒出日常生活中常見餃子的口徑,你就再也不擔心倒不出來了。
應用到職場上,就是你根據自身的能力定位找一個足夠施展拳腳的大平台,把你的能力水平發揮到極緻,也不用擔心沒有獲得認可的機會。
第三種方法:揭開茶壺蓋兒倒『餃子』,隻要你的『餃子』不是大到超出常識範圍,通常情況下都沒有倒不出來的煩惱。
應用到職場上,就是你感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沒法獲得認可和肯定,那麼不妨找找自身的原因,究竟是方法不對、還是努力不夠,隻要肯用心,相信你會找到出口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