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門啊前一棵葡萄樹,
啊嫩啊嫩綠葉剛發芽,
蝸牛背着那重重的殼呀,
一步一步往上爬……”
這首人們熟悉的台灣校園歌曲《蝸牛與黃鹂鳥》,采用對話形式,十分風趣地将這種小動物的特征勾勒出來了。瞧,蝸牛從“嫩綠葉兒剛發芽”時往上爬,爬到樹上葡萄都成熟了,速度真夠慢的!
蝸牛是一種軟體動物,背上的硬殼呈低圓錐形,左旋或右旋,頭上有兩對觸角,後面一對頂端有眼。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注意到這樣子挺古怪的小動物了。《莊子·則陽》中記載:“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唐代成玄英在校注《莊子》時解釋說:“蝸者蟲名,有類小螺也。俗謂之黃犢,亦謂之蝸牛,有四角。”晉代崔豹在《古今注·魚蟲》篇也說:“蝸牛,陵螺也,形似蛞蝓,殼如小螺,熱則目自懸于葉下。”
蝸牛常栖息于潮濕地區,當其爬過幹燥處時,總要留下粘液的痕迹,很象是篆文,古人稱為“蝸篆”。宋代毛滂在一首《玉樓春》詞中寫到:“泥銀四壁盤蝸篆,明月一庭秋滿院。”元代侯克中在《久客》詩中也曾提及:“幾縷腥涎蝸篆細,一箴鄉信雁聲長。”對蝸牛的這種習性,蘇東坡專有一首《蝸牛》詩描寫:“腥涎不滿殼,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但是,東坡先生并不曉得,蝸牛是有着極好的記憶力的,并非“升高不知回”。有人觀察,在長久遠行後,蝸牛即便在黑夜也能返回原來的“家”。
蝸牛不但記憶力好,而且還有很強的生命力。在英國博物館,發生過這樣一件事:1846年8月25日,有人從埃及帶回了兩隻蝸牛,把它們粘在一塊木闆上,存放起來作标本。到1850年8月15日取出來時,沒有想到曆經4年之久,它們沒吃一點食物,沒吸一滴水,竟依然活着!此事當時轟動了生物界,成為一大珍聞,也成為科學家研究的課題。
蝸牛的本領還有很多:有的動物在嚴寒的冬天需要冬眠,蝸牛不但有冬眠而且還“夏眠”。在非洲最炎熱的地方,連植物都難以生長,可蝸牛卻能安然無恙,靠的就是這種本領。為了抵禦酷熱,它能把自己的外殼加厚,并把顔色變白以反射強烈的陽光,減少身上的熱量。蝸牛的力氣也是驚人的,可以拖動超過其體重十倍的物體。它又是牙齒最多的一種動物,一隻普通圓蝸牛有14175顆牙齒。
因為蝸牛以植物苗葉為食,可以說是一種害蟲,但某些種類可以供人食用,含有很高蛋白質,又是聞名世界的佳肴名菜,法國人尤其鐘愛,法式焗蝸牛是一道著名的法國菜。據統計,法國人每年要吃掉6萬噸蝸牛肉。
對于人類,蝸牛最大的用途是可以入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大腸脫肛用蝸牛燒灰豬脂合敷立縮”;“蝸牛生研汁飲止消渴,利水便,止鼻衄,治諸腫毒,搗爛塗之可治蜈蚣、蠍蟲之毒。”還能“通耳聾,治喉痹,主治筋急及驚痫”等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