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是血管外科最常見的一類疾病,我國大約有一億患者。長時間站立勞動的人,如售貨員、老師、中老年人都是靜脈曲張的高發人群。除了長時間的站立外,肥胖、懷孕、慢性咳嗽、便秘及老化等都是下肢靜脈曲張的誘發因素。它的發生還與體質和遺傳有一定關系,父母親如果患有靜脈曲張,子女的發病機會是普通人的兩倍,而女性出現靜脈曲張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
靜脈曲張早期除了影響外觀外,并沒有任何其他的症狀及疼痛,但如果不及早進行治療,病情就會加重,出現下肢脹、疼痛、癢等症狀。此時,靜脈就像蚯蚓般爬滿大小腿甚至張牙舞爪地膨脹凸出,連襪子都遮掩不住。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濕疹、潰瘍、靜脈炎症甚至靜脈破裂出血,形成“老爛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一旦在下肢發現了“小蚯蚓”可千萬不能大意,千萬别等症狀惡化才求診。
靜脈曲張患者這麼動:
靜脈曲張患者平時可以進行快步走、爬行、慢跑等鍛煉,但是一定要切忌在運動後要躺下休息并且擡高雙腿。平時可以穿專業的靜脈曲張彈力襪,這樣能使皮膚表面産生保護力,促使曲張的靜脈不再向處擴張,從而保護曲張的血管。
但靜脈曲張患者除了忌長時間站立外,同時也要避免下肢活動過少或下肢長時間下垂不動,更不要習慣性的跷二郎腿,以免阻礙下肢血液回流。
靜脈曲張患者這麼吃:
一是日常飲食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充足的蛋白質可以維持體内營養物質的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保護細胞,促進血液循環。
二是日常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能少。因為新鮮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有助于改善人體組織的氧化作用,增加血液循環。
三是要多吃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這樣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腿部的沉重感。
此外,還要注意飲食盡量保持低鹽。因為如果體内的鹽太多,會增加體内的鈉離子,進而導緻小腿腫脹,對血管造成壓力,加重靜脈曲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