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學着下廚,一開始跟老媽學的就是煮面和煮馄饨,步驟是把鍋裡的水燒開沸騰,把面條或者馄饨放進去,用筷子攪開不要粘着,然後就等鍋裡的水再次沸騰。
這裡記住了一個不同點:煮面要再加一碗冷水,再次煮沸之後就可以把面撈出來了;煮馄饨加一碗冷水,等鍋裡沸騰之後還要再加一碗冷水,然後再煮沸了才能把馄饨撈出來……于是我就記住了這麼一個口令——煮面加一次冷水、煮馄饨加兩次冷水。
這個口令伴随了我幾年,我一直認為煮馄饨、煮面就應該這樣,一步都不能少、一步都不能改,直到後來少許長大了一些,有了些零花錢,有一次去店裡買馄饨吃,看到店裡煮面的大湯鍋始終都在咕嘟咕嘟翻滾着熱氣、師傅娴熟的把馄饨倒進漏勺裡,熟練的翻了翻,過了一會兒就直接倒出來,沒有加冷水的動作,但馄饨都是熟的,味道也挺好吃。
處于好奇,兒時的我就問哪位煮馄饨的師傅:師傅,您煮的馄饨真好吃,想問您是怎麼确定馄饨已經煮好了呢?
依稀記得那位師傅胖胖的,聽到我問,手裡麻利的動作沒停,也沒擡眼,說道:煮馄饨嘛,大概時間估一下就知道。其實呢,隻要看到馄饨浮上來,就可以撈出來了。
噢,原來是看馄饨浮沒浮上來啊!
于是回去也試了試,水開下馄饨,沸騰的時候馄饨還沉着;加了一次冷水再沸騰,馄饨還沒全部浮上來,第二次加冷水再煮開,馄饨全都浮上來了……
下一次換個方式再試一試——還是水開下馄饨,沸騰的時候不加冷水了,把火關小,開着鍋蓋繼續煮,邊煮邊攪拌,一直煮到馄饨全都浮上來,發現馄饨也都煮熟了,當然缺陷就是有幾個馄饨“露餡”了。
後來煮馄饨的時候分别試了試不同的辦法,才發現老媽說的加兩次冷水的方式在保證馄饨煮熟的前提下不至于煮爛了,但如果隻是要随便吃個馄饨,那也未必要用這樣的方式;更何況,鍋的大小不一樣,加一碗冷水的碗也不一樣。
如今想來,這個故事算是兒時一次實實在在的認知突破吧!由此認識到的是那些所謂的标準和規範是服務于相應目标的——比如加兩次冷水是為了能讓馄饨更好的煮熟又避免“露餡”的方法,但真要看馄饨熟不熟,不是靠加兩次水,而是得看馄饨有沒有浮起來。鍋的大小不一樣、加冷水的碗大小也不一樣,于是在自己家裡固定環境下得出的方法論到了别的環境就不能直接套用,得去思考背後的原因,而不隻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一個個動作。
而這個問題放到了2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是一次拷問——我們有想過那些自己習以為常的工作以及相應的能力是怎麼來的呢?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适用?真正的關鍵要素和标準又是什麼?
諸如此類的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在一件件繁瑣的事件中,人很容易就把一些事固化成了習慣動作,一如在家煮馄饨要放兩碗冷水——至少在家裡,這是最好的方式。
但也就像《肖申克的救贖》裡的那句“體制化。”讓人習慣于在熟悉的環境中不斷重複這種例行公事的行為,漸漸放棄了改變的念頭,甚至于反對任何不符合這種所謂“标準”的行為。
現實中,很多人每日忙忙碌碌,很多都是忙着“加冷水”,而完全不考慮“把馄饨煮熟”,不關心馄饨有沒有浮起來;至于怎麼煮的馄饨更好吃?因為好吃沒有可以衡量的标準、衆口難調,就更沒人關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